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43自然地理学之自然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何谓气温? 它随时间有什么样的变化? 具有什么样的地理分布?
【答案】(1)气温的定义
气温指的就是空气的温度。
(2)气温随时间的变化
由于太阳辐射在一天之中和一年之内有变化,故气温也有日变化和年变化。陆地上旧之中最高温度在午后2~3时,最热月为7月;一日之中最低温度在日出前,最冷月为1月。
(3)气温的地理分布
海平面气温的地理分布一般是从赤道向两极降低,无论冬、夏。等温线因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而偏离纬线,不与纬线平行。另外,中纬度地区等温线分布是冬密夏疏。地表气温最低区域是南极高原,最高气温出现在15°N~40°N 范围内的沙漠中,如在利比亚的1922年9月13日观测到极端最高气温是58℃。
2. 简述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答案】土壤学家B.P . 威廉斯把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概括为地表物质的地质大循环过程和生物小循环过程矛盾的统一。具体表现在土壤肥力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其中植物有效养分的积累又是这一过程的最大特点。
(1)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以岩石的风化过程和风化产物的淋溶剥蚀过程最为重要:
①风化过程对土壤系统来说是主要的一种输入过程:形成次生矿物、释放养分、通透性、吸收保蓄能力;
②淋溶剥蚀过程是主要的一种输出过程:物质流失,有效养分不能集中于表层。正常使土壤物质更新,促进土壤的正常发育;停滞或加速则使土壤的正常发育发生变化。
(2)生物小循环在土壤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吸收、归还、分解。对土壤肥力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腐殖质的形成和积累具有重大意义。 (3)大循环与小循环的关系。
风化产物的淋溶过程主要使养分流失与分散;整个生物活动过程则主要造成养分的保存与集中。生物小循环是在地质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整个地质大循环中一部分物质的小规模循环。土壤发育的尺度介于大循环与小循环尺度之间。
3. 地球的水圈由哪些水体组成?
【答案】地球上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岩石圈深部封存的水及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雪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其中海洋是水圈的主体,其面积约占全球表面积的71%,水量占全球水量的97%以上。
4.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有何区别? 试从气候特征和地理分布说明地中海气候与季风气候的异同,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1)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区别
海洋性气候指海洋上、岛屿、沿岸地区形成的,具有明显的海洋影响特征的影响;大陆性气候是在离海较远的内陆、盆地、高原,深受大陆影响,具有明显的大陆影响特征者。
由于海陆热力的差异,使在海洋和陆上进行的大气过程各不相同,其中受海洋气团影响较大的地区形成海洋性气候,受大陆气团作用明显的地区形成大陆性气候,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上:
①从气温上看,海洋性气候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比较小,冬暖夏凉,最热月、最冷月出现时间较晚,温带地区最热月为8月,最冷月为2月,秋温高于春温。而大陆性气候年较差、日较差较大,冬冷夏热,最热月、最冷月出现时间较早,在温带地区分别为7月和1月,春温高于秋温。
②从降水上看,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且全年分配均年,年际变率小,而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小,主要集中在夏季,年际变率大。相对湿度大,多云雾,降水丰沛且季节分均匀,变率小,风也较陆上大,风的日变化小。
③从其他方面看,海洋性气候的湿度大、多云雾、风速大、日变化不明显,而大陆性气候湿度小、温度小、少云雾、风速小、日变化显著。
(2)地中海气候与季风气候的异同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二者主要区别在于降水的季节差异上:地中海气候属于冬雨型,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夏雨型。
①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都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
a.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影响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暖湿润。b. 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降水量较多。②地理分布
a. 地中海气候位于南北纬30度到40度大陆西岸,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非洲南部、澳洲西南部、以及南北美洲30度到40度大陆西岸。
b. 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维35度附近,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岸(我国面积最大,此类气候也最为典型)、美国和阿根廷的东部。
(3)地中海气候与季风气候的原因
①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区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及信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时,西风带南移至此
气候区内,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潮湿的气流,加上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因此气候温和多雨。而夏季时,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向北移至此气候区内,气流以下沉为主,再加上沿海寒流的作用,不易形成降水,因此气候干燥炎热。
②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影响。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因而在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形成高气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冬季时,陆地降温快于海洋,陆地气温比海洋低,在陆地卜形成高气压,海洋上形成低气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即导致季风的形成。
b.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答案】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有:
(1)地球表面是太阳辐射和太阳能转化的主要场所
高空大气只能吸收小部分太阳辐射,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后,只能穿透地表以下很小的厚度。因此太阳辐射主要在地表发生转化,并对地表的几乎所有自然过程起作用。地球表层是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有序开放系统。正是太阳辐射的输入和输出平衡对于维持这个耗散结构的有序性起着主要的作用。
(2)地球表面是同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相或一相界面
各界面上的物质相互渗透,三相物质相互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胶体物质和溶液系统。
(3)地球表面具有独特的物质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以及各种地貌形态,这些表层物质乃是地球表层这一有序系统的负嫡增长表现。
(4)地球表层具有复杂的、高速度和高强度的物质、能量交换、转化和循环过程
地表物质、能量转化过程的发展强度及速度都远比地球其他各处大,表现形式一也更复杂多样。
(5)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的强烈的内部分异过程
分异过程在高空和地球内部也都存在,但分异程度远不及地表强烈。地球表面的内部分异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有表现。分异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地表自然综合体。
(6)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6. 什么是地理环境?
【答案】地理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地球表层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