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地病中心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 )。

【答案】杂交分子是指当两条不同来源的DNA (或RNA )链或DNA 链与RNA 链之间存在互补顺序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互补配对形成的双螺旋分子,形成杂交分子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2. Edman 降解。

【答案】Edman 降解又称苯异硫氰酸酯法,是指从肽链的游离的

列的过程。末端测定氨基酸残基的序末端 氨基酸被PITC 修饰,然后从肽链上分离修饰的氨基酸,再用乙酸乙酯抽提后,可用层析等方法鉴定。余下一条 缺少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完整的肽链再进行下一轮循环。

3. 小分子核仁RNA (small nucleolar RNA,snoRNA )。

【答案】小分子核仁RNA 是指真核生物细胞核核仁内的小分子RNA , 与蛋白质构成复合物snoRNP , 其中的一部分参与rRNA 前体核苷酸修饰位点的确定。

4. 转录后基因沉默()。

【答案】转录后基因沉默(

上通过对靶标进行特异性降解而使基因失活。即双链

动物中则称为

物中一般称为转录后基因沉默

阻抑。

5. 酶的比活力。

【答案】酶的比活力是指每毫克酶蛋白具有的酶活力单位,一般用

6. 阻遏蛋白。

【答案】阻遏蛋白是指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酶蛋白与钙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调节酶的活性。如磷酸化酶激酶是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

7. 辅酶和辅基。

【答案】辅酶是指与蛋白结合比较松弛的小分子有机物质,用透析的方法很容易将辅酶与酶蛋白分开。辅基是指以共价键与酶蛋白相结合的辅助因子,用透析法不能去除。

第 2 页,共 32 页 )是指在基因转录后的水平诱导的抑制基因表达的现象。在植

干扰在真菌中的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表示。

8. zinc finger。

【答案】Zincfinger (锌指结构)最早发现于转录因子TF^IA,为5SrRNA 基因转录所必需,是反式作用因子DNA 结合结构域中的一种基序结构,含一至多个重复单位。每一锌指单位约有30个氨基酸残基,形成一个反向平行

基和螺旋上两个组氨酸残基与

中,两个发夹,随后是一个螺旋,由片层上两个半胱氨酸残螺旋上的氨基酸构成四面体配位结构。另一种类型是在其DNA 结合结构域锌簇,每个锌离子与四个半胱氨酸残基构成四面体结构。其中,

残基参与识别不同的DNA 。

二、问答题

9. 已知250mg 纯橄榄油样品,完全皂化需要47.5mg 的KOH 。计算橄榄油中三酰甘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因为

要计算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首先要求算出皂化价,橄榄油皂化价为:

10.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识别起始密码子的机制有什么不同?

【答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识别起始密码子的机制的不同点如下:

(1)原核生物依靠端的SD 序列与核糖体小亚基中端的反SD 序列之间

瑞的帽子结构,然后沿的相互作用,识别SD 序列下游的AUG 作为起始密码子。 (2)真核生物依靠帽子结合蛋白复合物和核糖体小亚基识别

着mRNA 向下 游移动,一般以扫描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AUG 为起始密码子。如果该AUG 所处环境不合适(与一致序列差别 较大),不能被有效识别,则发生遗漏扫描,越过第一个AUG , 继续寻找下游处于更好环境中的AUG 作为起始 密码子。在扫描过程中核糖体可以解开稳定性较小的mRNA 二级结构,但是遇到稳定性高的强二级结构时,则 可能越过包括二级结构和AUG 在内的一段序列,在下游寻找合适的起始密码子。对于少数缺少帽子结构的 mRNA , 核糖体可以直接与mRNA 内部的内在的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 )结合。

11.在有氧情况下,细胞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开始能产生多少ATP?

【答案】总共将产生

完全氧化产生10个ATP 。

第 3 页,共 32 页 个A TP :胞液中的PEP 底物水平磷酸化形成1个ATP ,丙酮酸进入个ATP , 乙酰CoA 进入柠檬酸循环线粒体基质,在其脱氢酶系脱氢生成的1NADH 作用下产生

12.某麦芽糖溶液的旋光率为+23°,测定中使用的比色管长度为10cm ,

已知麦芽糖的比旋光度

=+138°,请问该麦芽糖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答案】代入公

:解之可得

13.磷酸葡糖变位酶在糖原降解及合成中均至关重要,为什么?

【答案】糖原降解时该酶可将糖原磷酸解产物葡萄糖-1-磷酸转化为葡萄糖-6-磷酸,后者可以游离的葡萄糖形式进入血液(肝脏)或经由糖酵解途径供能(肌肉和肝脏)。糖原合成时该酶可将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葡萄糖-1-磷酸,后者再与UTP 反应生成UDP-葡萄糖,用作糖原合酶的底物。

14.某些蛋白质激酶只有在其活性中心的Ser 或Thr 磷酸化才有活性。有人使用定点突变的技术将上述激酶相应的Ser 或Thr 突变成Glu 后,发现也有活性了,请你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人类细胞发生这样的突变,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为什么?

Ser 或Thr 因为磷酸化导致其构象发生变化而被激活,【答案】构象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磷酸基

团带有负电荷,如果Ser 或Thr 突变成Glu , 因为Glu 的侧链基团也带负电荷,而且其大小与磷酸化的Ser 差不多,故也可能引起类似的构象变化,而导致酶被激活。

这种激活将会是组成型激活,因为它不像磷酸化的Ser 或Thr , 可以被磷酸酶水解掉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所以后果将会一直导致细胞内它作用的靶蛋白的磷酸化,从而使细胞功能紊乱,甚至导致细胞癌变或死亡。

15.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生物氧化亦称细胞呼吸,指各类有机物质在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

最终产生

同时释放能量(ATP )的过程。包括TCA 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三个步骤,

分别为在线粒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的。其中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之间关系密切,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在一起。根据化学渗透学说(电化学偶联学说),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转化成了跨膜的氢离子浓度梯度的势能,这种势能驱动氧化磷酸化反应,合成ATP 。即葡萄糖等在TCA 循环中产生的NADH 和只有通过电子传递链,才能氧化磷酸化,将氧化产生的能量以ATP 的形式贮藏起来。

16.举例说明糖、脂、蛋白质相互转化的关系

【答案】(1)糖代谢与脂代谢之间的关系。

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每天要吃糖。糖分解生成乙酰脂肪分解也生成乙酰

乙酰CoA 是糖和脂肪的重要中间产物。糖完全可以(毫无条件地)合成脂肪,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而脂肪转变成糖在植物(油料作物)和微生物体中容易,在人和动物体中则很有限,只有甘油能合成糖(打折扣),这与是否有乙醛酸循环有关。

(2)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之间的关系。

第 4 页,共 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