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681政治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释义
1. 绝对君主制
【答案】绝对君主制又称专制君主制,其典型特征是君主独自掌握最高统治权,君主拥有绝对的、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权力,也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和监督。在这种制度下,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通过直接对他负责的官僚机构进行统治。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所盛行的政体形式。古代的罗马帝国是奴隶制专制君主制的典型。在封建社会,专制君主制政体成为典型的、普遍采用的政权组织形式,并与中央集权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许多东方国家,专制君主制是在奴隶制专制君主制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的。在西欧,各国在封建社会的末期,王权得到加强,随着民族统一的任务的完成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等级代表会议的权力也就严重削弱,甚至完全被国王撇在一边而停止召开,贵族君主制也就经过等级君主制而发展成为专制君主制。
2. 政治制度化
【答案】政治制度化,就是政治活动的组织原则与组织程序不断取得社会认可,并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过程。任何政治系统都试图将系统内的成员的政治能力纳入到一个经常的、可预测的制度化渠道。制度化程度低或缺乏制度化政治参与通道的政治系统,必然难以维持自身结构的稳定性。
3. 政治动机
【答案】政治动机是政治心理的若干构成要素之一。它是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它隐藏在人们的政治行为背后,是政治行为的内驱力。政治动机作为一个心理过程,是由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和政治目标两个方面有机构成。政治动机是构成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
4. 政治参与
【答案】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政治参与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②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
③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④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⑤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5. 院外活动
【答案】“院外活动”一词,源于美国政治学,它最初用来描绘意欲在国会立法期间影响议员的活动。院外活动的现代含义更为广泛,它不仅包括利益集团影响议员的活动,而且也包括利益集团谋求政党、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机构的支持的活动,以及通过传播媒介等谋求一般公众支持的活动。院外活动集团以美国最为典型。院外活动包括直接院外活动和间接院外活动。直接院外活动即利益集团或其代表一一院外活动分子,在与制定公共政策的机关和个人的直接接触中影响具体的公共政策的制定的活动。相对于直接院外活动,间接院外活动是指集团通过一定的中介,如选民和大众传媒来影响政治过程。
二、简答答题
6. 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有哪些模式?
【答案】在具体的发展道路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其中,又可以区分出三种具体的发展模式:
(1)渐进一一妥协的发展道路,以英国为典型。
(2)激进一一革命的发展道路,以法国为典型。
(3)保守一一改良的发展道路,以德国为典型。
大体上,由于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的不同,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大致形成了渐进一一妥协、激进一一革命和保守一一改良的三种道路。如果说保守一一改良的道路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力量实现政治发展的模式,而激进一一革命的道路基本上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力量推进政治发展的模式,那么渐进一一妥协就是一种上下力量互动的发展模式。
7. 简述政治权力的类型。
【答案】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的类型有:
(1)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性质划分
依照不同性质的政治权力主体可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政治权力、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权力、封建主阶级的政治权力、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和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
(2)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组织类型划分
①社会公共权力
a. 普遍性。作用于全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并在这个范围内普遍有效;
b. 至上性。社会范围中的最高权力,不允许同样范围和层次上其他同等权力的存在。
②执政党权力
特定阶级或者阶层的政治组织的政治权力,其形成的基础是特定阶级和阶层的共同利益。
(3)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层级划分
①中央权力。特定政治权力主体内部最高层次上的权力,是同一政治权力中的核心部分。
②地方权力。特定政治权力主体体系内部次级层次的的权力,是按照政治地域的划分而形成的权力。
③上级权力和下级权力。在相互对应关系中形成的,一般说来上级权力层次高于下级权力,作用范围大于下级权力并处于对下级权力的统率和领导地位上,而下级权力则正好相反。
(4)按照政治权力的功能划分
①立法权。社会公共权力中制定、修改或废止法规、法案的权力。
②行政权。社会公共权力中实施法案、管理社会行政事务的权力。
③司法权。社会公共权力中实施法律并以此为标准规范社会生活的权力。
8. 简述集团政治在西方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和原因。
【答案】集团政治在西方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和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世纪转折时期的社会变化是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
在转型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的旧的社会组织己经解体,即所谓“社会解组”了,但是新的社会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时,人们就不仅失去了情感方面的依托,甚至部分丧失了基本生活保障。社会要维系和发展下去,就必须提供新的组织形式,也即所谓“社会重组”。在此意义上,组织形式、组织规模、活动方式等等灵活多样的利益集团的大规模出现,满足了人们寻求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的需要。这成了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的社会背景。
(2)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说明了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
转型期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就己经意味着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20世纪以来,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界限随着阶级内部的阶层分化和阶级之外的社会利益群体的出现而有所淡化,某些在过去非常明显的社会界限被集团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所覆盖。但是,他们的利益需求同样具有明确的政治性质,也同样形成了与社会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集团性的政治结构。
(3)利益集团的出现是权力制约的需要。国家权力的膨胀需要一种社会生的制约。
国家权力的膨胀需要一种社会性的制约。利益集团作为“居间职业团体”,其实质是一种平衡日益扩张的国家权力的社会性因素。利益集团的出现的确成了一种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力量,是要以团体的力量去向国家争取更多的资源。在此意义上,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更深入的介入成了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力。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和政府支出的增加,刺激了各种利益群体通过组织行为来保护或争取自身权益。
(4)西方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利益集团存在的合法性来自于西方民主制度的认可,其活动本身来自于西方民主制度本身的弹性空间。
(5)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在欧美的每一个国家都有其具体的过程、背景和独特的原因。要弄清一个国家具体的利益集团产生、发展和组织活动的情况还要深入到一个国家的内部去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9. 瑞士国家机构体制的委员制有什么特点?
【答案】委员会制是瑞士采用的独特政体形式,其基本特点是政府作为议会的执行机关实行“合议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瑞士联邦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议会选举联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