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数据字典
【答案】数据字典(DD )是用来定义数据流图中的各个成分具体含义的。它以一种准确的、无二义性的说明方 式为系统的分析、设计及维护提供了有关元素的一致的定义和详细的描述。
二、简答题
2. 试述面向对象方法有哪些特征。
【答案】(1)对象唯一性
每个对象都有自身的唯一标识,通过这种标识,可找到相应的对象。在对象的整个生命期中,它的标识都不改变,不同的对象不能有相同的标识。在对象建立时,有系统授予新对象以唯一的对象标识符,它在历史版本管理中又起巨大作用。
(2)分类性
分类性是指具有一致的数据结构(属性)和行为(操作)的对象抽象成类。每个类是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对 象的集合,而每个对象是相关类的实例。
(3)继承性
①定义
继承性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在定义和实现一个类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的基础上进行,把这个已经存在的类所定义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内容,并加入若干新的内容。
②分类
a. 单继承
子类只继承一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则称为单重继承。
b. 多继承
在类层次中,子类继承了多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则称为多重继承。
(4)多态性(多形性)
①定义
多态性是指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响应。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动态性。
②特点
多态性允许每个对象以适合自身的方式去响应共同的消息。这样就增强了操作的透明性、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用户不必为相同的功能操作但作用于不同类型的对象而费心去识别。
3. 快速原型模型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案】(1)快速原型模型的分类
原型模型又称快速原型模型,它是增量模型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在开发真实系统之前,构造一个原型,在该原型的基础上,逐渐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根据原型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探索型模型、实验型模型和演化型模型三类。
(2)三种快速原型模型的特点
①探索型模型
这种类型的原型模型是把原型用于开发的需求分析阶段,目的是要弄清用户的需求,确定所期望的特性,并探索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它主要针对开发目标模糊,用户与开发者对项目都缺乏经验的情况,通过对原型的开发来说明用户的需求。
②实验型模型
这种原型主要用于设计阶段,考核实现方案是否合适,能否实现。对于一个大型系统,若对设计方案心中没有把握时,可通过这种原型来证实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③演化型模型
这种原型主要用于及早向用户提交一个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或者包括系统的框架,或者包含系统的主要功能,在得到用户的认可后,将原型系统不断扩充演变为最终的软件系统。它将原型的思想扩展到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4. 衡量模块独立的两个标准是什么?它们各表示什么含义?
【答案】(1)衡量模块独立的两个标准
衡量模块的独立性的标准是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耦合性和内聚性。耦合性与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将软件系统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提高模块的独立性,为设计高质量的软件结构奠定基础。
(2)衡量模块独立的两个标准的含义
①耦合性
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模块间耦合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及传递的信息。
②内聚性
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若一个模块内各元素(语句之间、程序段之间)联系得越紧密,则它的内聚性就越高。
5. 一个正文文件由若干记录组成,每个记录是一个字符串,要求统计每个记录中空格字符的个数及文件中空格字符的总个数。要求输出数据格式是每复制一行字符串之后,另起一行打印出这个字符串中的空格数,最后打印出文件空格的总个数,请用Jackson 方法设计该程序结构。
【答案】(1)输入数据的Jackson 图如图1所示:
图1输入数据的Jackson 图
(2)输出数据的图如图2所示:
图2 输出数据的Jackson 图
(3) 程序结构的图如图3所示:
图3程序结构的Jackson 图
6. 列举用主动对象表示控制流时应遵循的应用规划。
【答案】(1)在一个表示进程的主动对象中,有且仅有一个表示进程的主动服务。
(2)如果要把一个进程和隶属于它的线程分散到不同的对象中去表示,则尽可能使每个对象中只含有一个表示线程的服务。
(3)如果要把进程和隶属于它的线程放在一个对象中表示,就应该把这个进程的全部线程都放在同一个对象中,避免一部分集中,一部分分散。
7. 成本一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可用哪些指标进行度量?
【答案】(1)成本一效益分析的目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