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圈定必考题1
● 摘要
一、词语解释
1. 新闻客观性
【答案】新闻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它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新闻媒介信誉的重要因素。它有两层意思:①内容必须真实,即新闻报道所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②表述必须客观,报道者一般不宜直接在新闻中站出来发言,而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即寓情寓理于事实的筛选、内容的编排、版(画)面的处理之中。客观性不是客观主义,它对于新闻事实的见解,主要通过客观的叙述形式,凭借事实本身的逻辑表现出来。
2. 新闻手段
【答案】新闻手段是指消息、通讯、评论、新闻图片、标题、版面及节「编排等传播形式的总称,它们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和新闻纪录电影进行新闻报道时普遍使用的手段。新闻手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报道事实,就事实发表评论,并以此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它不能强迫人们信奉或放弃某种思想、某种观点,只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或说服受众。
3. 贴近生活
【答案】贴近生活,是指我国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要把新闻工作视点对准火热的生活,关注朴素平凡的生活,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提炼新鲜素材,展示美好生活前景,使新闻工作更加充满生活色彩,富于生活气息。
4. “走转改”
【答案】“走转改”是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在新闻领域倡导联系实际、深入基层的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这项活动由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2011年8月共同提出,倡导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项活动致力于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等。
二、简答题
第 1 页,共 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