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兰州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必备复习题库3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复合型传媒人才
【答案】复合型传媒人才,是指不仅在新闻专业技能方面‘专多能,有丰富的经验,还应具备较高水平的传输技能; 在知识结构上不仅有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融会,而且还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
2. 《向导》
【答案】《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7月停刊,共出201期。《向导》是在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出版的,蔡和森为第一任主编。《向导》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一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形势,指出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统治是造成中国混乱局面的根源,也是导致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还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想与主张,指出改良主义是有害的幻想。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向导》周报不仅在党的新闻报刊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现代中国报刊史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大公报》的“四不”方针
【答案】《大公报》的“四不”方针是指《大公报》“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1926年,由新记公司接办的《大公报》在天津复刊。复刊号发表《本社同仁之志趣》一文,提出了“四不”方针:①“不党,’,指“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 其害国者,纠弹之,’o ②“不卖”,指“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③“不私”,指“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④“不盲”,指不“随声附和”、不“评低激烈,昧于事实”,以此形成它的特色。“四不”方针体现了该报追求的新闻客观、经济独立、言论公允、服务公众的报业精神。
4. 《工人周刊》
【答案】《工人周刊》是一份工人报刊,于1921年7月创刊,4开小型报(后改8开)。最初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以“工人周刊社”名义刊行,1922年夏改为新成立的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机关报,并迁至郑州出版。1926年迁至天津出版,至当年12月约出版150期。因受军阀政府迫害,多次停刊,终刊时间不详。该刊反映了中国工人第一次罢工运动的高潮,反映了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提高到反帝反军阀政治斗争的转变过程。它受到工人欢迎,曾被誉为“地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