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27心理学基础综合(自命题)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如果自变量是连续的量的变化,则要求所选自变量的检查点,一般( )为宜,只有这样,才能足以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
A.2~3个左右
B.3~5个左右
C.5~7个左右
D. 越多越好
【答案】B
【解析】对于不同的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自变量数量不同,因素型实验的自变量一般不超过4个水平,函数型实验的自变量水平应为3~5个左右才能足以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
2. 开窗实验可由汉米尔顿(Hamilton ,1977)和霍克基(Hockey ,1981)的字母转换实验为例加以说明,在该实验中,如果看到“U+4”被试的反应应该为( )。
A.Y
B.W
C.T
D.S
【答案】A
【解析】按照汉米尔顿的字母转换实验,当被试看到“U+4”那么被试的正确反映应该是U 后面4个位置的字母,即“Y ”。
3. 在使用最不变化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平均上限的重量为205克,平均下限的重量为196克,则差别阈限为( )。
A.4.0克
B.4.5克
C.5.0克
D.9.0克
【答案】B
【解析】差别阈限等于(平均上限-平均下限)/2=(205-196)/2=4.5。
4. 动作稳定测验仪(九洞仪)可用于考察( )。
A. 情绪特性
B. 记忆特性
C. 思维特征
D. 需要特征
【答案】A
【解析】动作稳定测验仪(九洞仪)用于运动感觉能力与情绪稳定性的心理实验,也适用于职业人员手的动作稳定程度的测试和培训
5. 验证工作记忆是否存在中央执行系统,通常使用的研究范式是( )。
A. 双任务范式
B. 点探测范式
C. 线索提示范式
D. 注意瞬脱范式
【答案】A
【解析】探索中央执行系统功能的实验研究有:Alzheimer 病人的实验研究,双任务操作实验以及随机生成任务实验。双任务范式关心注意是如何在多个并行任务间起到指向和调节作用的。双任务范式的基本方法是:让随机生成任务要求被试以尽量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随机的顺序生成自我、数字或者动作序列。
6. 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 )。
A. 匹配法
B. 平衡法
C. 排除法
D. 恒定法
【答案】C
【解析】双盲法就是通过在实验过程中让主试和被试都不知晓实验真实意图,从而排除实验者效应和被试者效应对实验结果的污染的方法。恒定法是使额外交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的方法; 匹配法是指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匹配从而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 平衡法是指通过平衡实验组和控制组中额外变量的效果予以抵消平衡的方法。
7. 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4 种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被试实验处理
(1)这种设计属于( )。
A 被试间设计
B. 混合设计
C.ABBA 设计
D. 拉丁方设计
(2)采用这种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 )。
A. 顺序误差
B. 期望误差
C. 实验者效应
D. 动作误差
(3)该实验的实验测量次数是( )。
A.2次
B.4次
C.8次
D.32次
【答案】(1)C
(2)A
(3)C
【解析】(1)从表中可知,本实验中有两种处理方式,两种处理方式的排列方式是ABBA , BAAB. 该种设计方法被称为ABBA 法。
(2)ABBA 法主要用来控制顺序误差。
(3)从表中可知,该实验中共有4名被试,2个实验因素,共进行了8次实验测量。
8. 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 )。
A. 韦伯
B. 费希纳
C. 缪勒
D. 赫尔姆霍茨
【答案】B
,是最早系统地阐述感觉测量方法的著【解析】1860年,费希纳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