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712理论语言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共同语
【答案】共同语是在某一基础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国家或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它包括民族共同语和国家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或国家共同语是资本主义之后出现的更高形式的通用语,这是有具体音值标准的、涵盖书面语和口语两种变体的通用语。民族共同语和国家共同语的区别在于,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的通用交际语,而国家共同语是一个国家各个民族共同的通用交际语。
2. 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答案】(1)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是与词汇意义相对的,指语言在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语法意义可以包括结构意义和功能意义两种,结构意义反映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功能意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 表述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所指事物现象以及语言使用者的关系,又可分称述意义和情态意义两种。
(2)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狭义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或形态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和级。
3. 文字
【答案】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从文字最小单位可以划分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表音文字按照字符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和音节文字。从起源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4. 亲属语言
【答案】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亲属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语系、语族、语支都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建立的,
称为亲属语言。如汉语和藏语、壮语、苗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5. 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
【答案】(1)构形语素
构形语素指的是指在构词中只负责起改变词的形态,不改变词的意义,也不生成新的词的构词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派生词缀称为构词语素,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也可以和词缀一起构成词。派生词缀豁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也即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如英语的work 是个动词,表“工作”义,而加了派生词缀-er 后的worker 增加了表“……的人”的词义,词类也变成了名词。
(2)构词语素构词语素指的是在构词中生成新词的构词语素。把屈折词缀称为变词(构形)语素。
屈折词缀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也即屈折词缀增加的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并且总是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比如英语的book 加上-s 以后成为books ,walk 加上-s 、-ing 、-ed 之后而成为walks 、walking 、walked ,复数s 不仅与单个名词有关,还决定句子中与它搭配的动词要用复数形式,是句法范畴的表征。加了屈折后缀之后,名词仍然是名词,动词仍然是动词。因此加了屈折后缀的词形都被看作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不同的词。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都是语素的组成部分,是两种有关联的语素类型。
二、简答题
6. 语调包含哪些内容?
【答案】整句话或整句话中的某个片段有语音上的抑扬顿挫,这就是语调。语调是各种语言的任何句子或句中的片段都具有的,它的构成比较复杂,包括全句或句中某一片段的声音的高低变化,说话的快慢(即音的长短和停顿),以及轻重等。全句声音的高低变化又称句调,是语调的主干。
7. 词缀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答案】词缀是定位不成词语素,表示附加的意义或语法作用。词缀的类型主要有:
(1)前缀、中缀和后缀
词缀按与词根语素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戮附在词根前的词缀称为前缀,如汉语“第一”中的“第”:戮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如“小刀子”中的“子”;而中缀少见,在现代汉语中不存在。
(2)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词缀按其语法功能,可分为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
派生词缀豁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即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屈折词缀增加的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并且总是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
8. 什么是语言的规范化工作?
【答案】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在那些分歧或是馄乱的现象中,找出甚至确定大家都应遵循的规范,指出那些不合规范的东西,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方法,推广那些合乎规范的现象,限制并逐渐淘汰那些不合规范的现象。这就是语言规范化的工作。
9. 什么是语言的一般词汇? 它有哪些特点?
【答案】语言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与基本词汇比较,一般词汇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它所包括的词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
10.什么是同义词?
【答案】某一语言的词汇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称为同义词。同义词的来源很多,借用方言词和外语词都可以产生同义词。但更主要的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由于进一步认识到客观事物的种种特征,因而创造出舆旧有的词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基本相同的新词,形成同义词。
11.谈谈如何区分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答案】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二者的差别主要是其材料基础不同:
(1)音质音位
音质音位是以语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音位。音质音位分为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它们都是通过音质的不同起区别作用的。元音音质音位可以根据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圆展来区分。例如/i/和/y/这两个音位,发音时由舌一位前后、高低、圆展与否决定,就是音质音位。辅音音位则可以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区别。如/k/和/kh /是根据发音方法的不同来判断的。
(2)非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是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以区别于山音素构成的音质音位。在语音中,音高、音强、音长也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也能构成音位。这些非音质音位总是附着在语流中的某一音段(包括音节、音素等)上面,在语音线性序列中不占有一个时段,所以也称为超音段音位。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
①调位
主要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位称为调位,又称声调。调位是汉藏语系诸语言中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声调的语言里调位是词的语音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一个音节,只要声调不同,语音形式和意义也就不同。汉语的声调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它是由一个音节之中音高的高低及其变化曲线表现出来的。同一个音节,声调不同,词或语素的语音形式就不同,因而意义也不同。“妈”、“麻”、“与”、“骂”的元音辅音和它们组合的顺序是一样的,都是/ma/,只是由于音高变化不同才使它们成为语音形式不同、意义迥异的四个语言单位。这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变化,称为调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