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843语言学理论与现代汉语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反义关系

【答案】反义关系是指意义相反的一对词之间的关系。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称为反义词。它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反义词在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利用来揭露矛盾,突出对立面。

反义关系有互补反义关系和和极性反义关系两种类型。例如,“正”和“反”、“男”和“女”、

,都是互补反义关系,其中不允许插入第三种状态; 而“白”和“生”和“死”“黑”、“大”和“小”、

“朋友”和“敌人”等都是极性反义关系,其中都还允许第三种情况存在。

2. 语境

【答案】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指话语的物理语境,也称“言谈现场”。物理语境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

其次,语境还包括话语语境。话语语境是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语境还包括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作为语境的背景知识可以非常广泛,包括语言知识之外的生活常识和社会文化知识。

3. 区别性特征

【答案】区别性特征是指在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语言里的音位互相对立,从而使语素和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能够彼此区别开来。音位的这种相互对立和区别,如果进一步加以分析,其实只是通过几个语音特征来实现的。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p/音位,通过“双唇”这个特征和非双唇音区别开来,通过“清音”这个特征和浊音区别开来,通过“塞音”这个特征和擦音、鼻音、边音、闪音、颤音等区别开来,通过“不送气”这个特征和送气音区别开来,这个特征加合起来就能把/p/音位和汉语普通话中的所有其它音位相区别。这种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是区别性特征。

4. 社会方言

【答案】社会方言是在全民语言基础卜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由于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形成具有各自独特语言特征的言语社团,社会方言就是指这些言语社团使用的内部语言。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比较突出的是用词上的不同。社会方言及其风格变体是全民语言的变体。例如,黑话、行话和官腔等等。

二、简答题

5. 什么叫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请举例说明。

【答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性质决定它的变化只能是渐变的,而且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语言系统的各子系统的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

①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有很大的不同。与社会和交际联系最直接的是词汇,也即词汇对社会发展和交际需求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比较快。相比之下,语音和语法就稳定得多。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同时,在词汇、语音的内部,不同方面的变化速度也是不平衡的。

②社会生活中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失、人们观念的改变、单纯为求新而换个新鲜说法都是经常发生的。这些都会在语言的词汇中随时得到反映,表现为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发展。例如,随着人类登月计划的实现,英语中就有“deep space"(外层空间)、"moon walk"(月面行走)等新词; 新词新语加入语言的词汇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在语法规则的使用上,新词的加入则不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

(2)语言各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①北京话的辅音音位/k//ts/两组音在与韵母组合的时候只有开、合二呼,而那是因为//组是从/k//ts/两组变来的:开、合一呼前的/k//ts/保持不变,齐、撮二呼前的/k//ts/变成了//,这是辅音声母在不同介音之前的变化的不平衡,是演变不平衡性在语音子系统内部的具体体现。

②词汇内部的子系统的发展速度也是不平衡的。词汇中表示交际中基本概念的基本词汇是不容易发生变动的,如“天、地、人、手”等词。而一般词汇则是变化较快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演化。

③语言系统中所谓的不规则现象,某些惯用法是古汉语保留在今天语言系统中的历史层积,是语法演变不平衡性的见证。

(3)同一语言现象的变化速度、变化方向,在不同的地区常常不一样,于是形成了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例如,同样在/i//y/前的/k//ts/,在北京变成/tc/,在广州却保持/k//ts/不变,在苏州则是/k/变成/tc/,而/ts/不变(/ts/后的撮口变齐齿)。

(4)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言语社团的变化方向也不一样,于是形成了社会方言。

6. 辨析下面的同义词。

商量/商榷截止/截至

【答案】(1)商量/商榷

①相同点

a. 从词性上来讲,二者都是动词,都表示“交换意见”的意思。

b. 从语法功能卜来讲,二者都能做主语、谓语、定语、宾语。

②不同点

a. 从语义上来讲

第一,理性义:“商量”着重指对有不同看法、欠缺错误的意见观点提出讨论,除用于意见观点外,还广泛用于解决各种问题; “商榷”指一般的协商讨论,多用于意见观点。

第二,色彩义:“商量”多用于口语; “商榷”要庄重些,多用于书面语。

b. 从语法功能上来讲

第一,“商量”后面可接表动作时间的词语。例如,商量了一会儿。但不能说“商榷了一会儿”:“商量”能做“有”的宾语,“商榷”不能。

,而“商第二,“商榷”可以用在形式动词之后组成述宾结构,如“进行商榷”、“值得商榷”

量”不可以。

(2)截止/截至

①相同点

a. 从词性上来讲,一者都是动词,都表示到某一时间点上的停止。

b. 从语法功能上来讲,二者都可以充当谓语、定语。

②不同点

a. 从语义上来讲,“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 “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

b. 从用法上来讲,“截止”置于表不时间的词语之后,“截至”则置十表不时间的词语之前,情况正好相反。

7. 为什么说语言的社会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

【答案】语言的社会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这主要是由语言的性质和作用共同决定的。 (1)语言的本质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它作为一种全民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所有交际工具中使用范围和使用领域最广的,人类社会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语言; 语言是其他交际工具的基础,其他交际工具代表的都是语言信息。旗语、电报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各有其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它们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3)语言是人们建立或保持社会联系的基本纽带

“社会”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