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611教育学综合(含教育学原理和教育研究方法)之社会研究方法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内容分析

【答案】内容分析是20世纪才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文献研究方法,是指对各种信息传播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与分析的一种研究技术。研究者所分析的只是这些外在的、表面的内容,而不是内容的深层解释。“进行客观的、系统的”描述,意味着内容分析是一种规范的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根据预先决定的计划,采取一定的规则,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而“定量的”描述则说明内容分析方法的基本性质。它意味着,在内容分析中,其基本目标通常是决定内容中某一项目的频数,或者决定某一类别在整个内容中所占的比例等等。

2. 实证主义

【答案】实证主义是由法国人奥古斯特·孔德提出来的,“实证”一词具有五个方面的含义:①实证意味着真实; ②实证意味着有用; ③实证意味着肯定; ④实证意味着精确; ⑤实证意味着相对。实证主义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

,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

3. 问题的可行性

【答案】问题的可行性,是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问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在许多情况下,越是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性的研究问题,它所受到的主、客观限制往往也越多。主观限制是指研究者自身条件方面的限制。客观限制是指进行一项研究时受到的外在环境或条件的限制。

4. 同期群研究

【答案】同期群研究又称为人口特征组或共同特征组研究,它是指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每次研究的样本并不相同,即每次研究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样,但他们必须都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这种特殊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相关。比如,以1968年上山下乡的“老三届”学生为一特殊人群,分别研究他们在1978年、1988年和1998年的情况,

以反映这一特殊人群在我国几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就是一个同期群研究。

5. 社会研究

【答案】社会研究是指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社会研究是科学的一个部分,它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社会世界。社会研究的特征包括:①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②研

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③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6. 个案研究

【答案】个案研究是指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的特点是焦点特别集中,对现象的了解特别深入、详细。

个案研究通过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洞察,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生动、具体、详细的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事物或事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而且能为后来较大的总体研究提供理论假设。因此,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论述题

7. 请根据问卷设计的相关知识找出下面这份调查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

同学:

您好! 我是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生,目前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工科硕士从事科研事业的意愿调查,该问卷所有选项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仅供此次研究使用。我们将采用匿名方式,绝不泄露您的隐私,也不会对您造成任何负面影响。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这对本研究很重要,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2012年10月22日学院_______ 专业_______ 年级_______ 性别_______

(1)您是通过何种方式读研的?

A 、保研

B 、考研

C 、委培生

(2)您觉得目前的学习生活与当初对研究生的期待是否一致?

A 、完全一致

B 、比自己想象的忙碌辛苦

C 、比自己想象的轻松自由

D 、完全不一样

(3)您认为国家培养工科硕士对国家科技力量的增强能否起作用?

A 、起到决定性作用

B 、会有很大的作用

C 、只能起到一点作用

D 、完全不起作用

(4)作为一名工科硕士,您是否考虑过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A 、自己就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B 、看情况吧,有机会的话还是愿意的

C 、顺其自然

D 、完全不考虑从事科研工作

(根据第4题的选择来填写以下两道题,任选其一)

(5)假如您继续从事科研,您会选择以下哪个单位?

A 、企业的研发部

B 、科研院所

C 、大学

D 、政府的科技部门

(6)您不打算继续从事科研的原因包括哪些? (可多选)

A 、能力不足

B 、太辛苦

C 、家人不同意

D 、没兴趣

【答案】(1)称呼不对。对被调查者的称呼缺乏尊敬,应改为“亲爱的同学”。

(2)介绍语缺乏条理性,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在介绍语部分没有全面介绍调查者身份信息、调查的目的,不能够有效指导问卷的填写。

(3)第二题选项不具有穷尽性。在答案设计中,A , D 选项和其他两个选项测量的标准不是同一个层次内容,因而答案不具有穷尽性,不能达到研究者的预期目的。

(4)第四题选项语言冗杂。问卷设计力求语言简洁、清晰、准确,但是第四题的问题口语化严重,因此造成语言冗杂,也不能够测量出全体被调查者的情况。同时在统计分析中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

,而选项中的答案与(5)第四题的选项答非所问。问题是“是否考虑过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问题不对应。

(6)问卷中一般不问假设性问题。第五题的假设性问题不合适。

(7)第六题选项不具有穷尽性。第六题,没有穷尽所有选项,因此造成部分被调查者没有可选项,比如,报酬不高、职业发展前景不好等等。

8. 有人分别对一个正式组织、一个公共场合、一个私人背景开展实地研究,却采用了同一种获准进入的方式。

请对这样的研究方法进行评析。

【答案】(1)获准进入在实地研究中具有其真正的含义,它是实地研究中非常重要同时也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正式的、合法的身份以及单位或组织的介绍信,并不是保证能获准进入的充分条件,而只是一种必要条件。研究者要能参与研究对象的实际社会生活,还常常需要某些“关键人物”或“中间人”的帮助。这些关键人物或中间人就生活在研究对象所生活的社区,或者就

,同时又认识研工作在研究对象所工作的单位,他们既认识研究者(是研究者的朋友、亲戚更好)

究者所希望研究的那些研究对象。总之,他们能够十分便利地将研究者“带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世界中。

(2)所以在不同的场合中应该采取不同的获取进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