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题库>免疫细胞的分离及其表面标志检测技术题库

问题:

[单选] 既作用于T细胞又作用于B细胞的非特异性刺激物是()

A . PHA
B . PWM
C . LPS
D . ConA
E . EBV

男,32岁。肛门胀痛,逐渐加重,伴畏寒发热3天。查体:左侧肛周皮肤稍红,指诊发现距肛门4cm左侧偏后有明显压痛、肿胀。首先应考虑的是哪种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骨盆间隙直肠脓肿。 直肠壁内脓肿。 肛门周围脓肿。 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括约肌间脓肿。 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对组织起主要作用的是() IgA型类风湿因子。 IgG型类风湿因子。 IgM型类风湿因子。 IgG型类风湿因子和抗原IgM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i如型类风湿因子和抗原IgG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患者男性,45岁,3年前起出现中上腹部隐痛,呈间歇性,通常于饭前或饭后4~5小时发生,偶尔睡眠时发生疼痛,进食后疼痛可好转。当地医务室诊为“胃炎”服药后缓解。4天前上腹疼痛加剧,服阿托品无效,进食后不缓解,昨日排柏油样便2次,每次约200g,故来院诊治。体检:口唇无苍白及发绀,两肺无异常;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软,中上腹有轻度压痛,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WBC5.0×109/L,Hb100g/L,尿常规(-),大便隐血(+++)。该病人责任护士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告知病人应禁食24小时。 指导患者进食温凉、清淡流质。 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皮肤颜色和肢端温度的变化。 便潜血阴性后可以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的半流食、软食。 告知患者应养成细嚼慢咽,定时进食的习惯。 患者男,因“腹部外伤2h”来诊。查体:P130次/min,BP70/55mmHg;呼吸浅弱,全身苍白,外周湿冷,皮肤花斑样改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最能反映休克时组织细胞是否缺氧、缺氧程度及休克是好转或恶化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是()(提示患者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 A.动脉血CO2分压。 动脉血pH值。 动脉血乳酸浓度(LAC.。 血清钾离子浓度。 动脉血氧分压。 血红蛋白含量。 以下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分类标准的是() 对称性关节肿、3个以上关节肿≥6周。 晨僵至少2小时≥6周。 腕、掌指关节或远端指间关节肿≥6周。 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 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16)。 既作用于T细胞又作用于B细胞的非特异性刺激物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