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694新闻理论与新闻史之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戈公振
【答案】戈公振是一位有革新思想的新闻工作者和卓有成就的新闻学专家。1912年在江苏《东台日报》任图画编辑。1915年进入《时报》,在此工作近15年。他在致力于报业改革的同时,从事新闻教育与研究,发起组织上海报学社。1925年,受聘在上海国民大学讲授《中国报学史》,并兼任该系系主任。1927年,戈公振将在国民大学的讲稿整理成《中国报学史》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史料翔实,多为第一手材料,为中国报刊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被称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开山之作”。1927年初,他赴英、法、德、意、瑞士、美、日等国考察新闻事业。1928年底回国,任《申报》总经理助理兼《申报星期圆刊》主编,1931年任《申报》总管理处设计处主任。“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学习马列著作。1932年以记者身份随国际联盟调查团赴东北地区调查日本侵略中国真相,后又随调查团赴日内瓦参加国际联盟举办的日本侵略中国的特别大会。1933年以中央通讯社特派记者身份赴莫斯科采访,写了不少通讯,后汇集为《从东北到庶联》一书。1935年8月,应邹韬奋、胡愈之的邀请,回国参与筹办((生活日报》,同年10月22日在上海病逝。
2. 《中国青年报》
【答案】《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报。1954年4月27在北京创刊,初为对开周刊、周3刊,1956年1月改出对开4版日报。它以全国广大青年、团员和青年团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它的使命和特点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青年,帮助青年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培养青年高尚的生活J 清操,反映和指导全国青年运动的发展。《中国青年报》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知识性,深受青年读者欢迎。
3. 《湘报》
【答案】《湘报》是湖南第‘份日报,也是维新派团体南学会的机关报,刊是湖南维新运动高涨的产物。《湘报》“专以开风气、拓见闻为主旨”,1898年3月7日在长沙创刊,该报的创由唐才常任主编,设有论说、奏疏、电旨、公犊、本省新闻、各国时事、商务、新书选录、答读者问等栏目,已初具近代综合性报纸的规模,《湘报》除报道各地维新运动的动态外,还发表了大量政论,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对民权、平等学说进行热烈鼓吹,明确提出了变法维新的一系列主张,其激进程度超过《时务报》、《知新报》和《湘学新报》。1898年10月15日《湘报》被查禁,共出177期。
4. 新生事件
【答案】新生事件是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为限制报刊言论自由而制造的一起事件。1935年,上海《新生》周刊发表易水的杂文《闲话皇帝》,说到日本天皇是个生物学家,做皇帝是为了统治需要,否则他在生物上会有更多的成就。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借口此文“侮辱天皇,妨害邦交”,要求国民党政府查处。国民党政府当即查封《新生》周刊社,判处主编杜重远徒刑一年零两个月。国民党中央还电令其各级党部及新闻出版界,加紧查禁抗日言论,取缔抗日运动。这就是中日反动派合伙制造的“新生事件”。
5. 舆论导向
【答案】又称舆论引导,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具体来说,舆论导向包括三方面内容: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 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 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
6. “冷排”
【答案】实际上是“照排”,即运用照相工艺在可感光的版基上排版,完成印刷制作。1981年5月创刊的英文《中国日报》引进美国全套照排系统印刷,成为我国第一张采用“冷排”方式出版的报纸。1985年创刊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成为我国第一张用“冷排”技术出版的中文报纸。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报刊印刷技术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
7. 文化帝国主义
【答案】文化帝国主义又称媒介帝国主义(mediaimperialism ),是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赫伯特·席勒的《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和《传播和文化统治》,他描述了美国的媒介产品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入侵”。文化帝国主义有三个特点:①它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来进行扩张; ②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来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 ③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所以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来实现的。
8. 《时事画报》
【答案】《时事画报》创刊于1905年9月,是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画报,由著名岭南派画家高剑父、潘达微等人绘编出版。该报分为图画和文字两部分,图画部分大都是配合时事新闻绘制的宣传画,如《钦廉起义图》、《黄冈起义图》、《鉴湖女侠秋瑾像》之类; 文字部分有论说、短评、要闻、谈丛、小说、诗界等栏目,曾发表《_十载繁华梦》、《党人碑》等揭露贪官污吏和歌颂革命党人的小说。
9. 棱镜门事件
【答案】棱镜门事件是指发生在2013年的美国情报局泄密事件。2013年6月,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诸多秘密被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l 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一直在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从音频、视频、图片、邮件、文档以及连接信息中分析个人的联系方式与行动。监控的类型有10类: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其中包括两个秘密监视项目,‘是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二是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
10.千龙新闻网
【答案】千龙新闻网是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批准,由北京日报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社、北京晨报社等京城主要传媒共同发起和创办的国内第一家综合性新闻网站,2000年3月7日开始筹各,5月8日正式开通。千龙新闻网把北京市主流传媒的新闻资源进行整合发布,形成了北京地区的新闻信息网络门户。千龙网开创的整合当地传统媒体资源,组建大型网络媒体平台的模式,被业界称为“千龙模式”。
11.《有所谓报》
【答案】《有所谓报》全称《唯一趣报有所谓》,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报纸,1905年6月由郑贯公创办。该报取名“有所谓”是因为郑贯公等人看到“故国濒危”,决定要“抒救时之策,鸣警世之钟”,再不能“无所谓”了。该报是一张通俗小报,内容分庄谐两部分,言论激烈。该报创刊之时,正值反对美国华工禁约运动的高潮,遂全力投入这一斗争,无情揭露美国残害华工的暴行,大力宣传抵制美货,销量跃居香港报纸的首位。
12.“广学会”
【答案】“广学会”是基督教在华最大的出版机构,成立于1887年11月。最初名为“同文书会”,1894年改为广学会。该会创办人为英国长老会传教士韦廉臣。广学会成立初期决定恢复《万国公报》,并将其作为机关刊物。复刊后的《万国公报》一方面着力介绍西方文明; 另一方面非常注重评论中国时政,大谈变法改良,以实现广学会图谋开放中国人的思想、干预中国时政的办会宗旨。
二、简答题
13.简述《申报》创办初期的特色以及纪念创办60周年的革新活动。
【答案】(1)《申报》是上海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是英国商人美查等4人于1872年4月30日集资创办的,初为双日刊,从第5号起改为日报。《申报》创办初期的特色是:把营利作为办报的首要目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