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在中世纪,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教育并使之得以保存和传播的是( )
A. 拜占廷教育
B. 阿拉伯教育
C. 基督教教育
D. 世俗封建主教育
【答案】A
【解析】中世纪,在拜占廷的封建化过程中始终存在比较强大而统一的中央世俗政权,还有从古代承继下来的比较繁荣的城市和发达的工商业。因此,拜占廷的世俗教育比较发达,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盛行私人讲学; 中等学校学习的基本内容是文法和古典作品; 高等学校以“七艺“为基础课程,重视法学教育,医学教育也比较发达等,而且根据拜占廷的政治、经济特点,特别是它的教会与世俗政权之间的关系对它的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使它具有以下的特点:其一,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遗产; 其二,存在着因世俗生活需要而得到发展的世俗教育体系; 其三,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此外,在拜占廷教会,除主教外,所有教士均可以结婚,这一点对教会教育的内容和方一式也有影响。可见,拜占廷教育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教育并使之保存和传播。
2. 下列不属于梁启超教育思想范围的是( )
A. 女子教育
B. 师范教育
C. 儿童教育
D. 平民教育
【答案】D
3. 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 )
A. 鸿都门学
B. 宫邸学
C. 四门学
D. 国子学
【答案】D
4. 美国宪法修订案第10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力,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户在此规定基础上确立的美国教育管理体制是( )。
A. 学区制
B. 中央集权制
C. 地方分权制
D. 混合制
【答案】C
【解析】美国教育管理实行地方分权制,教育管理权主要在州政府。这种体制是在19世纪逐步建立起来的。根据1791年的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利,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据此,教育被理解为州的职权。法国在帝国时期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而且也创设了学区制。英国则是典型的中央与地方共同合作制,即混合制。因此,答案选C
5. 下列选项中,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
A. 视觉适应
B. 望梅止渴
C. 青春期男孩变声
D. 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
【答案】B
【解析】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在理解“学习”的含义时要注意,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行为发生了变化就意味着学习的发生,只有当行为的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ACD 三项虽然都有行为上的变化,但A 和C 属于生理的本能使然,视觉适应属于生理适应,青春期男孩变声属于生理成熟引起的行为变化。D 项是由于药物导致的行为变化。望梅止渴属于经典条件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梅子的颜色形状本来是中性刺激,梅子被放入口中产生了唾液就形成了无条件反应,多次刺激过后,颜色和形状这个中性刺激就变成了条件刺激,这样,看到梅子就能产生唾液,也就止渴了。
6. 明朝科举考试中,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的是( )。
A. 乡试
B. 礼部试
C. 会试
D. 殿试
【答案】C
7. 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
A. 王充
B. 董仲舒
C. 贾谊
D. 郑玄
【答案】B
8. 蔡元培所主张的五育并举原则上不包括( )
A. 军国民教育
B. 实利主义教育
C. 公民道德教育
D. 民族主义教育
【答案】D
9. 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 )。
A. 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
B. 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C. 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进行教育的义务
D. 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用学龄儿童
【答案】B
【解析】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因此,答案选B 。
10.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 )。
A. 教育具有社会性
B. 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
C. 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D. 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小是教育
【答案】A
【解析】教育的社会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特别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旨在培养有独特个性和创造力的个人,并最终使人由一个“自然人”“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