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根据阿特金森的研究,在面临不同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高者一般会选择的任务难度是( )
A. 最高
B. 最低
C. 中等
D. 最高或最低
【答案】C
【解析】根据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有助于他们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机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以防止自尊心受损和产生心理烦恼。而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 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成功概率是50%的事情,也就是中等概率。因此,答案选C 。
2.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C.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D. 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考查。埃里克森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他认为,个体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不是在成年早期就结束了。他提出了著名的心里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个体都会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新题发展的矛盾与危机。如果个体能顺利解决每个阶段所面临的矛盾
与危机,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婴儿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幼儿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现目的的实现。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成年初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成年中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克服停滞感:老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克服绝望感。
3. 唐朝科举考试方法中的策问是从( )射策发展而来的。
A. 西汉
B. 魏晋
C. 隋朝
D. 东汉
【答案】A
4. 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 )。
A. 国子学
B. 觉罗学
C. 八旗官学
D. 俄罗斯馆
【答案】D
5. 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
A. 黄炎培
B. 晏阳初
C. 梁漱溟
D. 陈鹤琴
【答案】D
6. 什么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太学的成立?
A. 五经博士
B. 视学制度
C. 博士弟子制
D. 察举制
【答案】C
7. 蔡元培提出的教育独立思想是指教育从( )中独立出来。
A. 政治
)
B. 经济
C. 文化
D. 社会
【答案】A
8.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体现了蔡元培主张( )
A. 教育独立
B. 教授治校
C. 思想自由
D. 文理沟通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考查。教育独立、教授治校、思想自由、文理沟通都是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的重要主张,而思想自由是其核心观点。“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另一种表述。这道题告诉我们,要多加注意题目所表达的意思。
9. 下列哪位教育家参与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A. 晏阳初
B. 梁漱溟
C. 黄炎培
D. 陶行知
【答案】B
10.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趋严重。上述事实表明,教育( )。
A. 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 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 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D. 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答案】D
【解析】从作用的方向上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教育功能是指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开展学习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属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