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南阳师范学院830文学综合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司汤达把《红与黑》的副标题设为“______”。

【答案】1830年纪事

【解析】《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作。小说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小说展现了“19世纪最初三十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作品的题目富有象征意义:红,象征革命; 黑,意味着王政复辟时期的黑暗统治。

2. 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的剧作家是______。

【答案】索福克勒斯

【解析】索福克勒斯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是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他共写了123部悲剧和滑稽剧。但其作品流传至今的只有7部,即《埃阿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特拉喀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其中,《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最能反映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才能。

3. 代表泰戈尔诗歌方面成就的作品是______。

【答案】《吉檀迎利》。

【解析】泰戈尔的《吉檀迎利》中描写对印度神的尊崇,用隐秘华美的语言对身形对人生自然的诗意描绘,他凭借《吉檀迎利》以及用美丽英文翻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名词解释

4. 风雅之寂

【答案】风雅之“寂”是俳谐美学及日本古典文艺美学的一个关键词。“寂”是对俳谐创作的

,其次是视觉上的“寂”概括。“寂”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层面:首先是听觉上,即“寂静”、“安静”

,最后指的是一种抽象的精神要素,是心理学上的含义,是一种主观的的颜色,可称之为“寂色”

感受。

5. 《十日谈》

【答案】《十日谈》是薄伽丘创作的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一部文学作品。1348年,意大利一城市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6. 荷马史诗形成的“小歌说”

【答案】荷马史诗形成的“小歌说”是近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对荷马史诗的创作过程和是否系一人所作提出了怀疑,因而分为两大派。一派为“统一说”,认为史诗具有统一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是一人所作,作者即荷马。另一派为“分解说”,即“小歌说”,认为如此宏伟完美的史诗不可能一赋而成,由一人创作,而且史诗中有许多事实前后矛盾,不相一致。每部史诗皆可明显地分解成若干小歌,是一些零篇编集而成,有的为后人追加,并经过窜改。

7. 骑士文学

【答案】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它产生于12、13世纪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体现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其内容主要描写骑士行侠冒险的经历和对贵妇人的爱情,宣扬“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具有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实生活和世俗享乐的积极意义,代表了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骑士文学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抒隋诗最早产生于法国的普罗旺斯,又被称为“普罗旺斯抒情诗”。骑士传奇中最为流行的故事是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冒险故事。骑士传奇的浪漫情调、离奇故事和爱情描写,影响到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其围绕主要人物经历展开故事的结构方法,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内心活动的揭示,都为欧洲后世长篇小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8. 自然派(俄国)

【答案】自然派(俄国)是指俄国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批判封建专制和农奴制度的现实主义作家流派。19世纪30年代,果戈理创作了揭露社会现实黑暗的作品,这些作品被反动文人攻击为“自然派”,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及时地予以了还击,撰文阐述果戈理小说的现实主义价值,指出了“自然派”文学跟人民的关系,捍卫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性和斗争性,继承了这一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就被称为“自然派”。他们极力忠实地描写现实,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在体裁上,他们多采用叙事文学形式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俄国社会现实。代表作家有果戈理、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9. 《卡拉玛佐夫兄弟》

【答案】《卡拉玛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包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体现了高超艺术手法。

三、简答题

10.东方文学的特质。

【答案】东方文学的特质主要有:

(1)悠久古老的文学历史与文学传统

①东方文学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学在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这两块大陆上,

,世界“之最”结出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批璀璨的果实。如许多世界“第一”。其中,有世界上最早

和最优美的神话传说,有世界上最早和最为庞大的诗歌总集——印度的《吠陀》; 极其宏伟而浩瀚的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有世界上最早的历史散文总集——中国的《国语》和《左传》; 有世界上最庞大、最神奇的民间故事集——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等等。

②东方文学有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东方文学中除了占埃及和占巴比伦文学遭湮没外,印度、中国、波斯一阿拉伯伊斯兰文学传统、日本文学传统都绵延至今,体现出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古希伯来文学总集《旧约》和《新约》一道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构成欧洲文学的两大书面源头之一。在东方文学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学巨匠、大师不断涌现,优秀作品浩如烟海,大量的古今名家名著已成为全人类文学艺术的典范。

(2)形成与发展的多源性

东方文学的形成与发展与西方殊异,具有“多源性”和个性突出的特点。东方三大文化体系各自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又都比较成熟、发达,在形成与发展中几乎并驾齐驱。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东方文学发端于古代埃及、巴比伦、希伯来、印度和中国五大文化源头,到中古基本形成了三大历史文化圈:东亚文化圈,南亚、东南亚文化圈和西亚、北非的文化圈。多源性的古代东方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各文化圈的文学所独有的特质,直到现当代还可以从这些地区的文化差异中看出。

(3)浓郁的宗教与伦理道德色彩

东方以群体协调均衡意识为主导的心理机制,使得东方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泛道德色彩和浓厚的宗教意味。以伦理为本位、以道德为重心的东方文化特质,决定了东方社会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呈现出个体与宗族乃至整个社会不可分离的等级秩序和伦理规范。中古东方三大文化圈的形成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更得力于佛教、伊斯兰教和儒家思想的传播。东方宗教以其价值观念为最高原则,成为神话、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的精神内核。东方各国最古老的文学汇集,往往就是宗教的文献或典籍以及它的阐释文本。如婆罗门教的“吠陀本集”和“吠陀文献”、佛教的“三藏”、犹太教的“经书总集”、琐罗亚斯德教的《阿维斯陀》以及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等,既是宗教经典,又是文学名著。

(4)鲜明的民间文学特色

早在书面文学出现之前,古老的多民族的东方己流传着异常丰富的民间口头作品,包括各种神话传说、民谣、篇言、民间故事、寓言等等。东方文学中的民间文学因素较西方文学更为丰富突出,特点也更为显豁。东方文学与民间口头文学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原始口头文学的流传与整合。东方文学中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如埃及的《亡灵书》、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