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年福州大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竞争战略、创业管理之市场营销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差异性营销战略
【答案】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是指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需求与愿望大致相同的细分市场,然后根据企业的资源及营销实力,分别为各个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或者说,企业多个营销组合共同发展,不同的营销组合服务于不同的细分市场。采用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是有针对性地满足具有不同特征的顾客群,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但是,这种战略也会由于产品品种、销售渠道、广告宣传的扩大化与多样化,致使市场营销费用大幅度增加。所以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的优势,基本上也是差异性市场战略的劣势,只有在总量上扩大销售才有意义。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有时需要“反细分”或“扩大顾客的基数”,以此作为对差异性营销战略的补充和完善。
2. 市场营销组织
【答案】市场营销组织是制定和实施市场营销计划的职能部门。在不同的企业,市场营销组织往往有不同的称谓; 在许多企业,市场营销组织也常常小只是一个机构或科室。现代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是随着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和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工作的需要,经长期演变而成的产物。
3. 产品组合
【答案】产品组合是指企业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线和产品项目的组合或结构,即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企业为了实现营销目标,充分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必须设计一个优化的产品组合。产品组合包括4个衡量变量,即宽度、长度、深度和关联度。
4. 需求导向定价
【答案】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以市场需求强度及消费者感受为主要依据的定价方法,包括认知价值定价法、反向定价法和需求差异定价法。认知价值定价,是指根据购买者对产品的认知价值制定价格。反向定价法是指企业依据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最终价格,在计算自己经营的成本和利润后,逆向推算产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
5. 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答案】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是指从了解市场需求情况、接受顾客订货开始,直到产品交付顾客使用,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为止的整个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有关的市场信息搜集和处理过程。企业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的基本任务是搜集顾客对产品质量、性能方面的要求,分析市场潜力和竞争对手情况,及时、准确地评价和提供信息,用于
企业营销决策。这些信息应能满足目的性、及时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广泛性的要求。
6. 标准跟进
【答案】标准跟进是指将产品、服务和市场营销过程同竞争对手,尤其是最具优势的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在比较、检验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
二、简答题
7. 公共关系活动方式有哪儿种?
【答案】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是指以一定的公关目标和任务为核心,将若干种公关媒介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具有特定公关职能的工作方法系统。按照公共关系的功能不同,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可分为5种:
(1)宣传性公关。指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各种传播媒介,采用撰写新闻稿、演讲稿、报告等形式,向社会各界传播企业有关信息,以形成有利于企业形象的社会舆论导向。这种方式传播面广,对推广企业形象效果较好。
(2)征询性公关。指通过开办各种咨询业务、制定调查问卷、进行民意测验、设立热线电话、聘请兼职信息人员、举办信息交流会等各种形式,逐步形成效果良好的信息网络,再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公众服务。
(3)交际性公关。指通过语言、文字的沟通,为企业广结良缘,巩固传播效果,可采用宴会、座谈会、招待会、谈判、专访、慰问、电话、信函等形式。交际性公关具有直接、灵活、亲密、富有人情味等特点,能深化交往层次。
(4)服务性公关。指通过各种实惠性服务,以行动去获取公众的了解、信任和好评,以实现既有利于促销又有利于树立和维护企业形象与声誉的活动。企业可以各种方式为公众提供服务,如消费指导、消费培训、免费修理等。事实上,只有把服务提到公关这‘层面上来,才能真正做好服务工作,也才能真正把公关转化为企业全员行为。
(5)赞助性公关。指通过赞助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支持社区福利事业,参与国家、社区重大社会活动等形式来塑造企业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活动。这种公关方式的公益性强,影响力大,但成本较高。企业的赞助活动可以是独家赞助(或称单一品牌赞助),也可以是联合赞助。
8. 试述消费者的态度生效层次与态度成分的相互关系及相应的营销策略。
【答案】(1)态度的生效层次
态度包括品牌信念、评估品牌和购买意向三种成分,在每一具体购买决策过程中,三种成分的发生顺序和所起作用是不同的。态度的生效层次是指根据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态度三种成分之间的发生顺序和所起作用而划分的层次,可分为二种类型。
①高度参与层次,也称为标准认知层次。指消费者在高度参与时,会通过积极的搜寻信息过程发展品牌信念,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品牌,形成明确的品牌态度,做出相应的购买决策。对于这
个层次的消费者,营消人员应当通过广告大力宣传产品的属性和利益,以影响消费者的信念。
②低度参与层次,也称消极参与层次。指消费者在低度参与时,会消极地形成品牌信念,不会积极地搜寻和处理信息,也没有强烈的品牌偏好,而是根据被动接受的或有限的信息做出购买决策,产生购买行为。品牌评估可能在随后才发生井且很微弱,或者根本没有发生。这给营销人员的启示是:对于低度参与的消费者,煞费苦心地传播产品属性和利益可能毫无意义,广告宣传的重点是以简洁的语言使产品品牌广为人知,而不必涉及产品的具体属性。
③经验层次。指消费者并未事先了解品牌的属性和利益,而是根据自己的情感或想象来对产品做出整体评估,并据此采取购买行动,随后才形成对该品牌属性和利益的认识。在经验层次中,消费者对产品的形象和符号等象征意义最为敏感,并会持续不断地搜寻此类信息。经验层次表明,当某品牌被消费者感知为富有象征意义和俞说精神的产品时,认知过程就不是形成态度的中心了,营销人员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品牌评估或情感过程而不必影响其品牌信念,可以运用符号和形象激发其对产品的积极情感。
(2)态度成分的相互关系及相应的营销策略
①态度成分的一致性与营销策略。态度的三个组成成分是趋向于一致的,某个成分的变化将导致其他成分的相应变化,这种一致性的倾向成为营销策略的基础。营销人员最关心的是怎样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产品形象塑造等活动影响消费者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为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是具有一致性的。
②态度成分的差异性与营销策略。研究也表明,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以下因素能够导致品牌信念、情感和实际行为之间出现差异:消费者的需要或动机; 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消费者的其他消费欲望; 消费者品牌信念和情感的强度以及新信息的影响; 他人的影响; 购买情境的影响;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其他因素影响:对消费者态度测量的误差等。
9. 简述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及其背景(依据)。
【答案】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划分为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销售)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等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的观念一般称为旧观念,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 后两个阶段的观念是新观念,可分别称为顾客(市场)导向观念和社会营销导向观念。各种观念的演变及其背景为:
(1)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并且买得起的产品。因此,企业应当集中精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分销范围,以便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生产观念在西方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整个社会产品供应能力相对不足。企业只要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便可获得丰厚利润。因此,企业的中心问题是扩大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而不必过多关注市场需求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观念为众多企业所接受。
(2)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