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乡医学院社会科学部70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答案】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这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进一步加深。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它们为对象。
(1)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作为首要任务。
①帝国主义势力一直以各种形式维护和强化其在中国的特权,破坏中国的主权,损害中国人民的尊严;
②帝国主义通过在中国寻找代理人,使是中国长期陷于军阀混战,社会秩序严重混乱;
③帝国主义利用各种不平等条约和公然的掠夺,垄断中国的经济命脉,扼杀了中国的民族经济; ④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甚至野蛮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遭到空前蹂蹭,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又妄图取代日本的地位继续控制中国。
(2)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为基本任务。
①中国要实现民族和人民的解放,必须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解放出来,而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土地;
②在战国时代以来的整个中国历史,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治乱兴衰的关键因素,也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把土地出租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借以剥削农民的封建制度,是两千多年来主导性的经济制度,也是农民生活始终贫困的根源;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是这种封建经济,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新民主主义革命还必须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1927年国民党建立全国政权后,与国家政权结合、并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资本的官僚买办资本急剧膨胀起来,成为这个政权的经济基础。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不同,中国的官僚资本不是建立在一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它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直接利用国家政权,一方面掠夺工农劳动群众及其他小生产者,一方面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兼并民族资本,而直接成为国家垄断资本的。中国官僚资本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军阀、官僚政府建立和加强军事独裁统治的过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2.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
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的必然结果。
(1)新文化运动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一些人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就开始对它有所怀疑和保留。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①对民主和科学的张扬,对旧民主、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子封建统治者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②加速了中国人们的觉醒,促使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否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人们敢于独立思考问题、敢于接受新思想。
这就在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在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这是因为:
①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形式的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③中国人学习西方一直在碰壁,给中国人民极大的刺激,从而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更大的怀疑。 这就为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土壤,再加上中国在巴黎外交失败,更是产生了避害意识,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方案。
(3)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民看到民族解放的希望。中国人民政党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中奋斗,新文化运动与西方文明危机发生碰撞的时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左右碰壁的知识分子忽然发现,高于资本主义文明的第三种文明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之所以推动知识分子的转变,主要是因为:
①十月革命启示人们: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革命走向胜利;
②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③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这样,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
(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经过五四运动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不仅从理论上知道工人阶级的力量和历史地位,而且亲眼看到中国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他们开始在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人运动,这就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并同工人阶级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3.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砒柱?
【答案】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后,中共有了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纲领,善于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实行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砒柱的作
用,主要体现在以下:
(1)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
(2)共产党始终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共产党强调要打倒帝国主义关键在于实行全国军事总动员,全国人民总动员,把抗日战争发展成全民族的抗战。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针对各种舆论系统地阐述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阐明了持久战的总方针。使全民族认清了抗日战争的性质和发展进程,对全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3)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全国抗战开始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进行了多次抗战,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的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中国抗日战争是由两个战场组成,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共产党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采取开展游击战争,有力的打击了日军,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军力,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在促进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的作战力下降,转入次要位置。敌后游击战则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在抗日根据地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帮助根据地人民渡过难关。
(4)击退国民党的反共摩擦,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抗战期间,国民党先后发起三次反共高潮,人民军队给予了坚决的反击,成功击退国民党。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中日矛盾放在首位,积极争取抗日合作。并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和方针,始终坚持抗日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4.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答案】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它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主要体现在以下: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①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②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