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略全面实施的意义。

【答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略全面实施的意义有:

(1)“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以工业化为主线启动其经济发展的,但是快速的工业化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该观点强调结构调整、粮食政策、粮食保障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宏观领域问题,主张工业要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辅助,工业反哺农业。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认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份额持续下降,政府应该逐步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有选择地发展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农产品生产。

(2)国外学者在工业化初期主张重工轻农,把工业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认为工业化既是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发展中国家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主要途径,把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看做是消极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他们重新定位了农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地位,强调工业与农业的平衡发展。在工业化后期,他们再次强调农业发展并主张工业反哺农业。

(3)国外城乡关系相关理论认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必然的,但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工农业平衡发展乃至工业反哺农业也是必然的。

2. 怎样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其目标与要求?

【答案】(1)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2)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①“生产发展”是指新农村建设在产业发展上要有新突破。

②“生活宽裕”是指农民生活水平要有实质性提高。

③“乡风文明”是指乡村民俗要倡导新风尚》

④“村容整洁”是指乡村面貌要有新提高。

⑤“管理民主”是指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

3. 乡村建设运动对当前农村教育有什么启示?

【答案】乡村建设运动对当前农村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1)从多方面入手发展农村教育,包括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等,针对性的解决农村各方面的问题,做到全而不漏。

(2)提倡农村平民教育观,抛弃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给予每一个人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3)坚持“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将理论学习与实习相结合,并且以“做”为中心,深入实地进

行实践教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4. 农村民间信仰有哪些特征?

【答案】我国的民间信仰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功利性和世俗性

中国普通民众对复杂深奥的宗教思想往往缺乏探究的动力,他们更关心的是,各种神明对他们现实生活的福祉有什么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一定的宗教活动来不断保有这种福祉。

(2)多神性和包容性

中国民间信仰是一种多神信仰。民间信仰中的神明可以来自于不同的宗教系统。多神性的特征导致中国的民间信仰并非一个体系完备的统一的信仰体系,相反是一个诸神混杂的信仰体系,这种多神信仰使得我国民间信仰表现出庞杂但包容的基本形态。

(3)蒙昧性和神秘主义

在科学发展不成熟的古代社会,人们面对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中许多变幻莫测的现象感到困惑和不解,不能给予理性的科学解释,因而容易采取神秘主义的态度来解释未知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

(4)地方性和统一性

①在中国的许多地区,都有只属于自己本地区的地方神,例如各地供奉土地爷、城隍庙,都各不相同,各自的供奉活动和仪式也不尽相同。

②由于中国从很早开始就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和文化格局,因此中国民间信仰也表现出整体的统一性。

5. 结合实际,谈谈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

【答案】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强化,农民负担重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民负担己得到明显减轻。但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民负担仍然比较重,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农民负担的内容已由“税”转化为乡村组织运转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和农村公益事业维持费。当前我国农民负担己不再是农业税、特产税、屠宰税、农业附加税等内容,而是乡村组织运转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和农村公益事业维持费。这些是涉及农村公共利益所需费用,但是也为乡村干部以新农村建设为名,以农村公共利益为名,加重农民负担找到了借口。

(2)农民负担的形式主要从“征收”转变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当前农民负担的形式不再是征收的方式,而是采用“一事一议”的筹资筹劳力式。

(3)乡村债务负担严重,农民负担面临强大的反弹压力。

乡村负债严重,不仅旧债无力偿还,而且新债务还在不断地増加,这些不但攀升的乡村债务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负担。

(4)“三乱”现象屡禁不止。

近年来,普遍存在着不经过审批手续而向农民强加费用的“三乱”现象(乱收费、乱集资、乱

摊派),且屡禁不止,这些都是压在农民身上的大山。

总之,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现阶段农民负担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其表现包括:

①农民负担的增幅超过了农民纯收入的増幅,且居高不下。

②农民的合理负担分配不均:

a. 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民负担相对较重,因为这些地区农业省份相对集中,第二、三产业部门不发达,地方政府常以加大对农民的提留和统筹来调节社区经济收入分配。

b. 从事不同产业的农民发展不平衡,低收入阶层农民负担较重,尤其是负担按田亩计算时,这种差异更明显。

6. 怎样做好农村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答案】(1)开发、利用

“开发”是指人文资源的连续不断的“创作”。人文资源有的时候是有形的,有的时候是无形的。若是前者,就需要加以修缮和保护,不排除作适当的和局部的“创作”。若是后者,就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创作”。如何“创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在这个人文资源的“创作”过程中,从表面上看是“复古”,实际就是“创新”,并且,这种“创作”过程是一个多次反复的“创作”。

(2)保护

农村人文资源相对来说要比普通资源更为珍贵,更为稀少,如果使用不当,遭到毁坏的可能性极高。农村人文资源作为一种客体存在,即使没有被破坏,也有可能自然消亡。妥善地保护农村人文资源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人文资源。

7.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有哪些形式?

【答案】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合作医疗制度

中国合作医疗制度经历了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现正在走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2)统筹医疗制度

中国为缓解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恶性发展,提高农民防治大病的能力,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逐步建立了“农民防治大病统筹医疗保障体系”。因地制宜,创建的基本形式有三种:

①工商社会统筹医疗,凡户口在本村、乡的务农、务工、个体工商户以及事业单位人员共同参加。

②乡镇企业职工统筹医疗,资金在全村或乡镇各企业统筹,由村或乡(镇)管理,按不同标准筹资和补偿。

③农民工统筹医疗,全乡(镇)务农和务工的农村居民共同参加,按不同标准筹资和补偿,以工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