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南大学人文学院709教育技术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学习策略
【答案】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即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程序和技巧。主要类型有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2. 网络课程
【答案】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3.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答案】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由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组成,以高校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主讲教师既有两院院士,也有国家级教学名师。
4. 教学评价
【答案】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5. MUD
【答案】MUD 是90年代中期才开始在因特网上流行起来的多用户异步通讯系统,MUD 代表虚拟的多用户空间。
6. 校园网
【答案】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校园网是一个宽带、具有交互功能和专业性很强的局域网络,所以应具有教务、行政和总务管理功能。校园网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多媒体
演示教室、教师备课系统、电子阅览室以及教学、考试资料库等,能够在网络上运行。如果一所学校包括多个专业学科(或多个系),也可以形成多个局域网络,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起来。
7. portfolio assessment
【答案】中文为档案袋评价。又称为“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它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西方“教育评价改革运动”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质性教育教学评价工具。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技能的发展。
8. 抛锚式学习
【答案】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在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行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与情境地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只是该理论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约翰·布朗斯福特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作出了贡献。
9. 教育信息化
【答案】教育信息化指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10.教学目标
【答案】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 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简答题
11.试从“学习(教学)媒体到教学资源”这一提法的变化的角度,说明教育技术内涵的发展和变化。
【答案】(1)在教育技术发展到视听传播以前,人们习惯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分析媒体的教学作用,即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媒体来提供教学内容的呈现效果。
(2)随着媒体自身的发展和以及传播理论早期系统论对教学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人们对媒体作用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开始把媒体放到整个教学系统中考查,与教育过程等其他要素联系起来,开始依靠资源来促进有效教学的思想。
(3)在教学媒体阶段,教育技术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效果以及媒体在教学中的科学性与经济性。在教学媒体阶段,教育技术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效果,以及媒体在教
学中的科学性、经济性。教学资源的提出,反映了教育技术开始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与方法,开始全面地分析问题、运用技术,以更好的促进学习如今,教学媒体只是作为教学资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你认为什么是绩效技术? 它与教育技术有什么关系? 如何发挥绩效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作用? 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1)绩效技术的含义:
“绩效”一词的英语是“performance" ,对它的理解,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见仁见智有不同的理解。我国学者梁林梅对绩效的界定是:“人们在工作场所完成任务的成就和结果”。张祖忻教授对绩效进行了层次上的划分:组织层次的绩效、过程层次的绩效和下作岗位层次的绩效。整体效应的产生依赖于这些层次绩效的一致性。
(2)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绩效技术是教育技术在应用领域的一个新的扩展。在2004年“长春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西尔斯介绍了AECT 将在2005年发布的关于教育技术的新定义。在该定义中使用了“绩效”一词,并将94'定义中的“教学”改为“教育”,还赋予教育技术双重研究目的,即“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由此可见,教育技术的领域己由较狭义的教学过程扩展到广泛的教育领域,从学校教育延伸到企业培训; 一种注重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能力,以追求成本——效益的最优化为目标的“绩效技术”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快速发展。
(3)以绩效为核心的企业培训教学设计方法
(1)以提高自身的绩效为目标,并以企业总的商务目标为导向。
(2)教学设计中应强调任务一绩效过程图的开发。
(3)要创设能真实体现学习者工作绩效的学习情境。
(4)在培训过程中应强调学习与绩效的整合。基于绩效情境的企业培训过程一般包含三个阶段:
①学生学习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要求达到能冉现的程度;
②要求学生把握复杂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广泛地应用到具体工作情境中去;
③个人绩效向企业目标转化阶段。
(5)培训过程中应强调关系绩效的内容。
13.对照两类现行的不同教学结构,谈谈你对“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的理解以及它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学改革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1)“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是在综合分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优缺点,在充分考虑中国现实的教学现实的基础上所提出来的。
①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缺点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