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一种新疗法可减少某病的死亡人数,但不能使该病治愈,则会发生() 该病的发病率减少。 该病的发病率增加。 该病的患病率减少。 该病的患病率增加。 只减少发病率不减少患病率。
久泄、久痢以致脱肛宜用()。 实则泻之。 宛陈则除之。 陷下则灸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都不对。
小柴胡与大柴胡汤组成中共有的药物是() 半夏、人参。 生姜、芍药。 黄芩、大枣。 柴胡、甘草。 黄芩、枳实。
发病率与患病率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因而常易混淆,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两者均为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 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应为某特定时期或特定时点内患有某病的所有患者。 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不应包括在研究期间或时点之前已经发病的病例。 发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的发生频率。 计算发病率和患病率时,选择公倍数K值的原则相同。
男性,27岁。阵寒,继而壮热,咳嗽气急咳吐黄绿色浊痰,腥臭味,胸痛不得转侧,口干咽燥,苔黄腻,脉滑数。治宜() A.清肺解表。 清热化痰。 清热化瘀。 清热排脓。 清肺化痰。
男孩,8岁,水肿5天,尿少、肉眼血尿2天入院。2周前,患化脓性扁桃体炎,用青霉素治疗5天。查体:眼睑、双下肢水肿,呈非凹陷性,血压16/12kPa,尿蛋白(++),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8~10/HP,少量红细胞管型,肾功能正常。下列哪一种诊断较符合患儿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