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868语言学概论(汉院)之语言学纲要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境
【答案】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指话语的物理语境,也称“言谈现场”。物理语境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
其次,语境还包括话语语境。话语语境是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语境还包括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作为语境的背景知识可以非常广泛,包括语言知识之外的生活常识和社会文化知识。
2. 音质
【答案】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又称为音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不同的音素代表不同的音质。
3. 语素
【答案】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出不同的类型。根据语音的数量可以划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例如,“马”是单音节语素,“葡萄”和“歇斯底里”是多音节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例如,“石头”中“石”是词根,“头”是词缀。
4.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这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也不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包括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一个音素代表一种音质,
二、简答题
5. 在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哪个部分的发展最有规律,为什么?
【答案】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均衡的、匀速的,而是不平衡的。在语言各子系统中,不同部
分的发展是不一样的,相比较而言,语法的发展演变是最有规律的。
(1)语法发展最为规律的原因
语法是语言各个部分发展中速度最缓慢的,也是最稳定的,它的发展是一步步向前发展的,是自身的发展,不易受到外部语言环境的影响。
相比较而言,词汇是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和影响的,语音也是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受到外界影响后,变化自然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不能完全呈现出自身的发展规律。
(2)语法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语法的发展是最为规律和系统的,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演变结果上来看,可以将语法演变的规律分为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演变。
②从演变方式上来看,将语法演变的规律分为类推、结构的重新分析和语法化三种。
总之,语言的各要素中,语法是最不易受到外界语言环境影响的部分,是最稳定的,也是依据自身规律渐渐发展的,是语言各要素中发展最有规律的。
6.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
【答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是语言一对相对的特征。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约定性的差异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而语言的约定性则是指语言的音义结合虽然是没有自然联系的,但是在语言产生初期,音义一经约定俗成,就不能再更改,是全民必须共同遵守使用的规则。
(2)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约定性的联系
①正是由于任意性的作用,语言的音义结合必须要约定俗成,没有必然联系的音和义必须要依靠社会的约定力量才能实现实际运用的可能。这两者是不能分割的两大特点。
②语言符号的形式跟意义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只要为符号的使用者所共同认可,一定的语音形式就可以与一定的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才是可变的。但也正是这种社会约定性,使得每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落入一套现成的语言符号的网子里,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随意更改的权利。
三、论述题
7. 论述语言分化的原因,并分析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联系和区别。
(1)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
(2)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两者之间有联系吗? 为什么?
(3)比较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
【答案】(1)语言分化的原因
语言只要在社会中使用,就会不断地缓慢地变化。同一社会总有程度不同的分化,每个现代
社会中人与人的交际密度总是不均匀的,于是语言的创新总是在交际密度高的人群中或区域内优先传播,这造成了语言的分化。
(2)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联系和区别
①联系
a. 都是语言分化的结果,是语言发展不平衡的体现。
b. 都没有全民性特点,社会方言通行于某个阶层,地域方言通行于某个地域,当然,就地域而言,地域方言在一定范围内是有一定的全民性的。
c. 都要使用全民语言的材料构成。
②区别
a. 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
b. 地域方言的差别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往往表现为系统上的一系列差别,尤以语音差别最为突出; 社会方言主要差别是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以及一些特殊词汇的使用。
c. 地域方言在一定的地域通行,有自己的语言结构系统(语音、词汇、语法); 社会方言一般来说没有自己特殊的语言结构系统,材料和规则为全民或当地方言所具有,仅有社群特点。
d. 地域力言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可以扩大差异,成为具有亲属关系的独立语言; 社会方言必须依托全民语言,不可能发展成为独立语言。
四、分析题
8. 阅读并分析下面这两段文字,指出苏文纵对方鸿渐称呼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语用含义。
(1)苏小姐的声音很柔软:“鸿渐吗? 我刚收到你的信,还没拆呢。信里讲些什么? 是好话我就看,不是好话我就不看:留着当你面拆开来羞你。”
(2)“收到了,方先生,”……鸿渐听她恢复最初的称呼,气都不敢透……“方先生听说礼拜二也来过,为什么不进来,我那天倒在家。”
【答案】(1)语用含义是指话语中更深一层的含意,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即“言外之意”。语用含义需要听话人根据语境从话语的表面含意去推知。
(2)苏文执对方鸿渐称呼的变化,不仅揭示了两人关系的变化,更是表达了客气、冷淡的态度。第一句中苏文执称呼方鸿渐为“鸿渐”,此时两人的关系很亲密,这也反映在称呼上; 但是经过一段不愉快之后,两人的关系变得尴尬、产生了隔膜,所以苏文纵对方鸿渐的称呼变成了“方先生”,表达出一种客气和距离感,同时也是对方鸿渐的讽刺。
9. 指出下面每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复合词,还是派生词。
剪刀克隆taller 绳子棕色菠萝氧吧dancer 质子actually
【答案】单纯词:克隆、菠萝
复合词:剪刀、棕色、质子、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