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州美术学院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美术通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广州美术学院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美术通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 2
2017年广州美术学院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美术通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 11
2017年广州美术学院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美术通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 .. 20
2017年广州美术学院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美术通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 .. 28
2017年广州美术学院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美术通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 .. 38
一、名词解释
1. 黑陶
【答案】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古老的汉族制陶技艺,有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屈家岭文化为最早,距今6000年左右。黑陶按质地可分为三种: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
2. 博山炉
【答案】博山炉是汉代铜器中一个最具特色的品种。汉代“博山炉”炉体呈“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盖上部雕镂成山岳的样式,象征海上的仙山“博山”。博山炉盖上的山峦群峰中常饰以飞禽走兽,穿插在云气之间,其下承之以人形及盘。山间有孔,当香料在炉中燃烧时,烟气可从镂孔冒出,云雾缭绕。炉座成盘形,用以盛水,以助蒸香气。
3. 昙曜五窟
【答案】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中最早由沙门统昙曜主持开凿的5所,即今天的云冈16-20窟。主要造像象征五世帝王,突出宣扬“皇帝即是当今如来”的思想。主像形体高大雄伟,充塞窟内空间,强调给朝拜者以无比威严和压抑的气氛,是君权、神权统一的象征。形象特点多是面形方圆,鼻梁直挺,衣纹简洁流畅,反映出中亚造像的特色。
4. 四宁四毋
【答案】四宁四毋是明清之际的著名书法家傅山提出的一个理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傅山书学的核心主张是重视人格、崇尚古朴、追求天然等审美追求,因此,这“四宁四毋”原则不仅是其发自内心的个性要求,更是针对当时书坛盛行的矫揉造作的帖学书风,特别是对赵、董书风的流行而提出反对和批判。他提出的“拙、丑、支离、直率”是他从古籀、篆、隶碑刻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特点,而“巧媚、轻滑、安排”则是帖学书派的弊病所在。傅山欲以篆、隶碑刻的“拙、丑、支、离、直率”去矫正帖学末流的“巧、媚、轻、滑、安排”。
5. 《步辇图》
【答案】《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描绘了贞观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的联谊事件。画幅右面是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被九名肩抬步辇和掌扇的宫女簇拥着,画幅左面是身着小团花衣、拱手致意的禄东赞,他被典礼官引见给太宗皇帝。禄东赞及其随从的举止、相貌有着强烈的高原民族特色,容貌神情恰当地刻画出禄东赞
睿智聪颖而又谦和的性格特征; 唐太宗的形象表现则更为成功,在深沉谦和的外表中流露出深才大略和非凡气度。这幅作品忠实地表现了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成功塑造也表达出肖像画创作的成就。
6. 马家窑文化
【答案】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地区的一个分支,它上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按时间先后,分成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彩陶纹饰各具特点,以彩陶器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
7. 太平天国壁画
【答案】太平天国时壁画盛行。壁圈多承载宣传教化、粉饰太平和为太平天国歌功颂德的政教功能。据记载,太平军每攻下一城一县,都在墙、门、梁、枯上作画。多为反映当时军事斗争的题材。此外,还有很多富有装饰意味、喜庆吉祥的花鸟和山水等。
8. 徐悲鸿
【答案】徐悲鸿,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并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代表作品有《奔马》、《愚公移山》、《九方皋》、《田横五百士》等。
二、简答题
9. 原始时代主要陶器遗址有哪些?
【答案】原始陶器指用瓷土做胎,经1200℃左右高温烧成,无吸水性或吸水性较弱,胎釉烧结,胎呈灰色,薄层不透光的瓷器,又称原始青瓷、陶釉器等。主要有素陶、彩陶,和彩绘陶三种类型。主要陶器遗址有:
(1)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以质朴明快、绚丽多彩为特色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是我国先民为世界艺术宝库作出的卓越贡献。
(2)大汉口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昙石山文化及凤鼻山文化,也有一定数量的彩陶。
(3)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和台湾高雄凤鼻头文化的彩陶,器形与纹饰均极相似,共同流行直线纹、人字纹及网格纹,这是史前时期中国台湾海峡两岸有着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例证。
10.简述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及其贡献。
【答案】王羲之,字逸少,史称王右军,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1)书法
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为古今之冠,被称作“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
(2)代表作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初月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3)贡献
作为书法界的大家,王羲之的贡献非常大,主要在于:
①是与从弟王洽变章草为今草,创造了韵媚宛转的书体新风;
②变革楷书和行书,成为一代风范,后代奉之为“书圣”。
11.试比较院体画和文人画有什么不同。
【答案】中国传统绘画中,有两种绘画风格备受瞩目,即院体画和文人画。
这两种风格大都在五代出现端倪,至宋代,作为中国绘画的鼎盛期,同时出现院体画和文人画的潮流,这两种风格历经元、明、清,其不同之处是:
(1)院体画,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
(2)院体画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文人画题材偏重墨竹、墨梅、山水树石及花卉,以梅兰竹菊自喻。
(3)院体画的艺术特征表现为造型准确,格法严谨,精微细腻; 赋色浓艳,华贵富丽; 既有精密不苟之长,某些作品又有萎靡柔媚的倾向,形成“院体”画的独特风格。文人画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在形象塑造上,反对过分拘泥于形似的描写,用笔若革草不经意但却情态生动; 在用色上,重水墨轻色彩,力倡天真清新的风格; 强调诗书画三位一体,主张绘画要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追求画面中的诗意表达。
(3)院体画多作宣传教化、粉饰太平之用,有一定的政教功能。宋代是院体画发展的高峰期,宋代院画“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代的传统绘画以良好的影响。文人画是画家全面修养韵展现,其在中国美术史上地位极高。
12.简述《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代、作者、作品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点。
【答案】《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后期卓越风俗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代表了宋代风俗画的高度水平。它小但是一幅杰出的绘画艺术作品,而且具有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
(1)作品的基本内容
《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梁郊外汴河沿岸及东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