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回归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美学向度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生活世界,语言游戏,审美活动

  摘要

  西方传统哲学片面追求理性,渐渐遗忘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并最终导致了中世纪的禁欲思想。在启蒙运动中,人们用理性来批判宗教,但是伴随着启蒙运动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要借助于理性来反抗旧的宗教神学的束缚,另一方面又要释放人的感性能量,以求得生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启蒙思想家需要重新调和人的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以便为即将来到的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起新的秩序。美学便是这种调和的产物,它本身蕴涵的矛盾是与生俱来的,表面上,它的出现表明了思想家开始关注人的感性,但实际上,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概念,它开拓的是理性的殖民化,是理性对感性的另一种方式的隐蔽的奴役。美学的这种矛盾性决定了这门学科的特殊性:美学的根基是人的感性的生活世界,而它的言说方式却是理性的科学话语。启蒙使人类以上帝为中心转到了以理性为中心,但人们很快发现,理性并没有像人们设想的那样建立起一个人间天堂,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各种弊病也相继显现。现代思想家纷纷对此展开反思,他们有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就是拒斥科学世界,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因此,理性的危机,为美学摆脱理性的束缚提供了契机,美学正一步步地向其本源--日常生活世界回归,最终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美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将自我消解。本文是对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作一个梳理,揭示出他的思想以回归生活世界为核心,因而具有一种美学精神。 第一部分"维特根斯坦的宗教伦理学思想"。首先指出维特根斯坦的宗教思想从生活世界出发,和现代西方宗教的发展是一致的(将信仰从教会转向人的内心和实践)。他提出宗教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是一种最值得过的生活,宗教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信仰与不信仰也只不过是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已。维特根斯坦也不认为(甚至否认)基督教就是一种历史的真实,但是这并不妨碍过这种信仰的生活。维特根斯坦反对对宗教进行理论辩护,认为宗教信仰不受哲学的辩护,更反对科学的论证。维特根斯坦认为给予我们信仰的是生活,是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处在其中的那种生活方式。维特根斯坦反对宗教的教导,对保罗、教堂、宗教仪式进行了批判。最后维特根斯坦得出结论:人生问题的解决就在于该问题的消失。 伦理学是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他始终坚持伦理学的不可言说。伦理学为什么不可言说呢?在早期,维特根斯坦主要认为善在事实之外,在世界之外,在语言之外,因此是不可言说的;随着其思想的发展,他越来越强调生活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为脱离现实生活世界抽象地谈论伦理学理论毫无意义。维特根斯坦反对有一个一般的伦理标准,反对绝对价值和普遍的本质的善。和宗教一样,一个人的伦理思想也是在其生活世界中形成的。伦理学是不可教授的,理论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它是外在的和肤浅的,不同生活世界的人有不同的伦理观。维特根斯坦提出要幸福地生活,和宗教一样,人生问题的解决就在于问题的消失。 第二部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言学理论"。维特根斯坦与传统的哲学家显得十分不同,他并没有受过什么哲学训练,也没有读过什么哲学书籍,他知晓的哲学家并不多。维特根斯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他厌恶那些学院式的研究方法,因此他不止一次地放弃哲学研究和大学教职工作,但哲学问题往往走向他,使他常常陷入哲学思考的迷狂状态。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问题的产生源于我们脱离了生活世界,在于我们在头脑中想出一个一般的东西。哲学似乎不屑于与普通事物为伍,它追求所谓的深度和本质,反而在日常生活中制造混乱。另外,我们的语言脱离了日常用法,也是哲学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哲学造成的混乱也在于此。实际上人们正常地使用语言时,哲学问题也就无从产生,因为人们在正常的语言运用中根本不会想到那些问题。维特根斯坦将哲学称为一种病,一种脱离正常思维的理智疾病,所以他将自己的哲学比作治病。维特根斯坦将自己的哲学任务看作是消解哲学问题,从而回到生活世界,重新回到人类生活的根基。另外维特根斯坦认为现代哲学变成了科学,是文化衰退的结果,哲学应该消失。正当的生活世界是不会产生哲学问题的,解脱哲学困惑,不仅仅是理智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活方式问题,要消除这些问题,就必须改变生活方式,过一种不产生哲学困惑的生活。 第三部分"维特根斯坦的美学和艺术理论"。美学和伦理学基本上是同一的,它们不可言说,但都具有某种价值。维特根斯坦反对所谓的普遍意义的美学理论,他仔细考察所谓的审美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情形。维特根斯坦在生活中持一种简洁朴实的审美观,反对当时的奢侈繁华,认为那是一种文化的疾病,是现代人心理空虚的结果。在艺术欣赏方面,维特根斯坦一生钟情音乐,认为艺术和科学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认为一个艺术复兴的时代将要来临(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处于一个艺术衰落的时代)。处于不同的生活世界,对不同的艺术或者对同一门艺术,人们的欣赏方式肯定是不同的,因为,人们在他们的生活中和这些艺术建立了不同的关联或者没有建立起某种关联,艺术欣赏本来就是一种生活,再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因此用语言是无法解释的。维特根斯坦十分看重艺术与时代的联系,特别是与那个时代的文化。维特根斯坦认为天才是天生的,现代只有大师,没有天才,现代社会是一个不利于天才产生的时代,现代的人有才能,但缺乏天才。维特根斯坦反对对美学和艺术进行科学的分析,批判了心理学美学和实验美学。 余论"维特根斯坦对现代文化的反思"。站在古典文化的立场上对现代科学和文化进行批判,一直是维特根斯坦思想的主要导向。他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主要是反对科学的泛滥(维特根斯坦并不否定科学),科学排斥一切,将自然规律看作是对自然现象的说明,几乎形成了科学的新神话。其实现代科学不可能说明一切,科学说明是肤浅的,基于科学说明的现代文化也是肤浅的。他认为科学技术的时代可以说是人性终结的开始,科学使我们远离了崇高之物,远离了精神。他认为我们的时代真正需要的是爱和信仰。他在他的讲座和笔记中都批判这一缺乏爱和信仰的时代,在自己的生活中,他呼唤爱和信仰,并力图去实现爱和信仰。正是他的这种判断以及以这一判断为基础的哲学研究,使他越来越与学院气氛和传统思想家的主张不相同,不被他们所接受,他的著作亦遭到误解。维特根斯坦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通过语言批判)从根基上排除造成这些灾难的根源,其中,关键是通过消解传统的生活和思想所造成的虚假问题,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精神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在维特根斯坦看来,科学技术主导的现时代与古典时代文化的区别实际上也是智慧和激情之间的区别,智慧是愚蠢的,它隐瞒了人们的生活。维特根斯坦认为只有生活形式和文化的变化,才能使我们真正能够从新的角度看待事物。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方法就旨在引导我们以新的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追求艺术和宗教信仰重新得到尊重的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