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大学文学院830新闻学理论与实务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辽宁大学文学院830新闻学理论与实务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辽宁大学文学院830新闻学理论与实务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15 2018年辽宁大学文学院830新闻学理论与实务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29 2018年辽宁大学文学院830新闻学理论与实务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42 2018年辽宁大学文学院830新闻学理论与实务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56
一、名词解释
1. 精准营销
【答案】精准营销是指商家把营销信息推送到商家所认定的目标消费者面前。这是理想的营销模式。互联网正在逐步实现这样的理想模式。精准营销有三个层面的含义:①精准的营销思想,营销的终极追求就是无营销的营销,到达终极思想的过渡就是逐步精准。②实施精准的体系保证和手段,而这种手段是可衡量的。③达到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目标。
2. 论坛
【答案】论坛是指一种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而及时的Internet 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并发布信息、进行讨论和聊天等。世界上第一个论坛TheWell 诞生于1984年,由Brand 和Brillant 创建,用户通过拨号登录,它首次实现了“虚拟邻里关系”的交互讨论和协商。我国论坛的最早建设者,是网易、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
3. 新闻生产场域
【答案】新闻生产的场域是指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客观关系。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 布尔迪厄提出的概念“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各个位置之间存在的客:
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这种关系处在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矢量,对新闻生产产生不同的影响或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生产的场域是各种不同力量之间博弈的场所。新闻产品是各种力量博弈的产物。
4. 电子书
【答案】电子书是指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的出版物以及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的集存储介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电子书可以订阅众多电子期刊、书和文档,也可以从网上自动下载所订阅的新闻和期刊,还可以将自己购买的书和文档储存到阅读器上。阅读器采用翻页系统,电子书现在已发展成为一种知识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
5. 议程设置理论
【答案】议程设置理论是指新闻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三个:①在当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参与了“社会现实的构建”,影响了人们头脑中对社会现实的构想; ②大众传播媒介从每日每时所发生的客观事实中挑
选出极少数加以广泛传播,从而影响到受众对社会事务轻重缓急的考虑; ③事件在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频率,是受众赖以判断该事件重要性的主要依据。
6. 邸报
【答案】邸报又名进奏院状报、朝报、邸状、邸吏状、邸吏状报等,邸报是其通称,是指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级。它发源于唐代的进奏院状报,在宋代开始被称为“邸报”,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邸报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内容受到当局严格的控制,主要涉及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员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战报及刑罚等。宋代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7. 露布
【答案】露布是一种布告,早期专用来传播战争捷报。南北朝时,“后魏每征战克捷,欲天下闻知,乃书帛建于漆之上,名为露布。”露布一般是写着捷报的大幅帛书,高高地悬挂在竹竿上,将士们擎着它,快马送往京城,沿路民众都可以看到,是我国比较早的向公众发布新闻的形式之一。军事捷报公开张扬,其目的在“欲天下闻知”,鼓舞士气、民气,威慑敌军。
8. 4P 理论
【答案】+4p; 理论由美国行销专家麦卡锡1960年提出,该理论构造了传统市场营销策略的基本框架,包括产品Cprodnot )、价格(prioe}、渠道(place )和促销(promotion )四个要素:产品—注重开发产品功能; 价格—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渠道—企业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培育经销商和建立销售网络,企业和消费者的联系通过分销商进行; 促销—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行为促使消费增长。该理论的基本点就是制造商控制整个流程。
9. 新闻自由
【答案】新闻自由是指新闻传播领域内实施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包括新闻采访自由、传递自由、报道自由和收受的自由,报纸的出版自由、广播和电视的播送自由、发表新闻评论及开展批评的自由。新闻自由这个口号,是1644年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在《出版自由》一文中提出的,1789年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后正式列入宪法条款。资产阶级曾利用它作为反对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武器; 无产阶级也借此宣传自己的主张,打破统治阶级对社会舆论和精神交往的垄断。“新闻自由”推动了近代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
10.《国闻报》
【答案】《国闻报》是指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是维新派在华北的舆论重镇,与上海的《时务报》南北呼应。1897年10月26日在天津创刊,主要创办者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严复。该报文字版内容包括上谕、路透社电报、论说以及国内外新闻等,另出有附张《京报》,社论主要出自严复之手。“以通外情为要务,,,该报尤重视外报选译和新
闻采访工作,在伦敦、巴黎、华盛顿等大城市设特约记者,同时出版旬刊((国闻汇编》,主要译载西方社会科学论著和外文报刊的新闻与评论,曾发表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第一次向中国人介绍了进化论学说,为变法提供了思想理论根据。该报大量及时地报道了百日维新。但因为出版地靠近政治中心北京,故言论甚为谨慎。戊戌政变后,该报借助日商招牌,大胆揭露事变真相,抨击清政府屠杀维新志士的暴行。
二、简答题
11.新闻活动发生的基本条件。
【答案】新闻活动发生的基本条件主要有如下几点:
(1)人类的感觉器官与心理机能是新闻传播产生的自然基础
新闻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传收活动,需要具有能够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发出信息和收受信息的感觉器官和心智能力,而人类具备了这样的生理基础和心智基础。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之为人的生理能力和心智能力,这是一切传播得以可能的基础,同样也是新闻传播得以产生的基础。
(2)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新闻传播产生的根本动力
动力源于人的需要,人的生命需要,进而人的社会需要、精神需要是构成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源。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活动之一种,它的动力根源离不开人的需要。因而,从宏观层面上讲,新闻传播首先是人类生命、生存、发展需要的产物。
(3)信息交往需要是人类新闻传播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
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物质的和精神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交往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必然,是生命本身的需要。在这些必需的交往之中,尽管物质交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但精神交往与它是同在的,而且它是物质交往有效实现的中介。因此,人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信息交流、精神交往; 这是一种需要,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精神交往从广义上讲是各种信息的交往,因而精神交往的需要也就是信息交往的需要,正是在包含人们情感,意见,生存、生产、生活信息的交往中,蕴涵着新闻信息的交流和分享,这种“信息基因”最终导致新闻传播现象的产生和独立。因而,信息交往直接促成了新闻传播的产生。
12.简述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世界新闻传播秩序的论争过程。
【答案】(1)世界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在国际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冲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流向不合理、内容不公正的现象。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传播力量悬殊,发展极不平衡。
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新闻信息的流向不合理,基本上都是前者流向后者,而由后者流向前者的却微乎其微。
③国际新闻传播的内容存在种种不客观、不公正、不健康的现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