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65毛中特概论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答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集中力量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在一定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2)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武装斗争必须同其他战线上的斗争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3)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4)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2.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答案】(1)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1997年,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党最初提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3. “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案】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4. 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这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辨析题

5. 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答案】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我国基层民主的形式有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等。

(1)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2)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3)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行使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权利,首先必须保证他们在基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中当好家作好主,这是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的基础。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

6. 我党近年来强调“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因为股份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答案】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1)股份制经济是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把分散的分属于不同所有者的生产要素集为一体,统一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利的经济组织形式。股份制经济的存在,以生产要素分属于不同所有者为前提。投资入股是实现股份制经济的基本途径。生产要素的统一经营使用是股份制经济经营活动的基础性条件。按股分利是股份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

(2)股份制经济是一种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形式,它能改变生产要素分散使用的格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股份制是一种资产组织形式,它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但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组织形式,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利用它为自己服务。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由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具有明显的

公有性质。

(3)在我国组建股份制企业,有利于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和筹集重点项目资金; 有利于理顺企业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协调地方、部门和企业的利益关系,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因此可以看出,我党近年来强调“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是因为股份制本身的优点和作用,它并非一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只有由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才有明显的公有性质。

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错误。具体分析如下: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1)社会卞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己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己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国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火,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2)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和提前完成,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己经确立。

(3)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经被清除出中国大陆; 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内地被消灭; 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民族资产阶级分子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工人阶级己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亿万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己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知识界已经组成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4)在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的同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过渡时期存在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来解决这个矛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己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因此,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错误的。

8.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答案】错误。具体分析如下: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