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文艺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纯文学

【答案】纯文学是近现代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文学主张。纯文学论者主张艺术至上,认为艺术本身就是目的,他们反对文学中的道德因素和理性因素,否定文学的功利性、社会性,将文学看作个人的消遣。纯文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康德等人关于审美活动非功利性的论述。1873年,英国佩特在《文艺复兴史研究》一书中,提出艺术是生活的目的,表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其后的王尔德、叶芝等人也有类似的主张。

2. 叙述视角

【答案】叙述视角又称叙述聚集,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对叙述视角研究得比较精细的是结构主义的批评家们,他们对叙述视角的形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法国的兹韦坦·托多洛夫把叙述视角分为三种形态:全知视角(零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3. 欲望升华说

【答案】欲望升华说是弗洛伊德关于艺术本质和审美本质的学说,该学说以精神分析学作为哲学基础。在弗洛伊德看来,尽管艺术活动是受本能欲望驱使的非理性的直觉活动,但艺术家能够在理智的控制下构建一个象征体系,使本能欲望及其引起的种种冲突以社会公认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是艺术使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在想象中得到能量的释放和升华,因而艺术品给人以美感。简言之,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和美根源于人的本能欲望,艺术美的本质在于对本能欲望的升华。

4. 陌生化

【答案】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陌生化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

二、简答题

5. 举例说明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

【答案】文学言语层面,这里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这是由作家选择一定的语言材料,按照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创造的特殊言语系统,所以这个系统中的“言语”,总的说来已与一般言语有了明显的不同。文学言语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形象性、生

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

普通言语是外指性的,即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并必须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原则。而文学言语则是内指性的,是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有时它也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与整个艺术世界的氛围相统一就可以了。

(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涵性

普通言语,侧重运用它的指称功能。而且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普通言语越来越走向抽象,指称功能大大增强,而表现功能也因渐渐脱离实际语境、与人的情感生活的分离而受到削弱。相反,文学言语则把语言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言语中蕴涵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涵性。文学言语中的词语,如“花”、“鸟”、“春天”、“冬天”、“风”等。虽然表面上与普通言语一样,但实际上己被赋予不同寻常的心理内涵。

(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

“阻拒性”、“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的。用它来概括文学言语的特征,有一定的道理。“自动化”言语,是指那些过分熟悉的不再能引起人的注意的语言。这种“自动化”的言语看似形象、生动,实则因其陈旧而失去了魅力。文学言语就是要力避这种语言的“自动化”现象。作家们总是设法把普通言语,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言语。这种言语可能不合语法,打破了某些语言的常规,甚至还不易为人所理解,但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获得较强的审美效果。

6. 谈谈你所理解的中西方文学文本层面理论。

【答案】(1)中西方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学文本的层面问题

①中国古代文论文学文本层面观认为,文学文本由言(粗)意(精)两层面构成。这两种层面观从可见(外在)与不可见(内在)的分别上去立论。这种文本层面理论传统对于今天认识文学文本的层面构造仍然具有启发意义的。

②西方存在着大致两类文学文本层面观

a. 两层面说,主张文学文本包含外在语言层面和内在意蕴层面;

b. 四层面说,认为文学文本由更为复杂的四层面组成。第一个层面是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这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面; 第一个层面即意义单元,是文学文本的核心层面; 第三个层面是多重图式化的面貌,是由意义单元所呈现的事物的大略图影; 第四个层面是再现客体,即通过虚拟而生成的“世界”。

(2)文学文本的层面组成

文学文本由三个层面组成,即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和文学意蕴世界。

①文学言语层面

文学言语层面是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这个系统中的言语与一般的言语有明显不同:作为文学言语,它不但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还

具有内指性、心理蕴涵性和阻拒性。因而它是一种审美性的语言。

②文学形象层面

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它具有如下特征: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 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③文学意蕴层面

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它一般又可以分出三个不同的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和审美意蕴层。

7. 谈谈审美理想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1)审美理想的含义

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审美理想的形成深受文化传统、社会语境和阶级身份的影响,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和阶级特征; 审美理想又与个体的秉性、经历和修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2)审美理想的作用

①审美理想是作家进行审美评价的最高标准

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一切,美或丑,崇高或卑下,悲或喜,都需要审美理想的观照,也不管是否自觉,作家创作总离不开审美理想的引导和调节。

②审美理想是作家对生活的观照和评价

审美理想对生活的这种观照和评价功能特别体现在作家对生活丑的艺术表现中,只有在审美理想的照耀和穿透下,才能否定丑的同时确证美。

8. 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 试举例说明。

【答案】(1)抒情话语主要突出了语言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强调话语声音层和画面层的象征功能。

(2)在抒情话语中,声音层被凸现出来,造成一种高低、快慢、长短有规律的音响组织形式,直接象征着情感运动的形式; 画面不仅再现了事物的外表,而且转化为一种主观的、感受之中的色彩和形状,象征性地表现了感受过程。

(3)为了强调语言的表现功能,抒情诗人常常改造甚至打破既有的语言规范,创造出极富表现性的抒情话语。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被改变了词性,丰富了它的表现力。“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用一个联系词,直接把六个形象组合起来,使句子的叙事性减弱,加强了它们象征情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