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南民族大学企业管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知识传递的一般过程。

【答案】传递的一般过程:传递一翻译一转化。

(1)发展这个框架的理论基础是识别了边界上知识的三个方面的特征:差异、依赖和新颖。边界两边需要传递的知识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性可以表现在知识积累的差异,即解决同一问题或执行同一任务的知识在量的累积卜有差别,也可以表现为知识种类的不同,即所需解决的问题不同。促使知识传递的另一个必要的因素是知识间的依赖性,没有依赖性,差异性就不能促使知识传递发生。知识的差异和依赖是知识传递的前提条件。知识的新颖性是对知识的接收者而言的。当知识的新颖程度很低时,知识传递的双方仅仅需要足够的语言片段(词汇)的支持,传递就会成功,此时发生的主要是信息处理过程,即“传递”。

(2)当知识的新颖程度超过一定的范围,使得仅仅采用语言的结构组织(句法)不再能表达含义模糊的知识,就需要双方建立“共同含义”来传递知识,此时知识传递的关键就是通过诸如建立跨边界的团队、共同工作、使用辅助软件等机制取得共同含义,知识传递主要的行为集中在语义的协调上,即“翻译”。

(3)当知识的新颖程度很高时,仅仅做语义上翻译是不够的,还应当对传递主体的兴趣进行协调和磋商。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双方的合作中,一方获得的最优结果有可能损害另一方,而导致整个任务失败,这要求各方都要结合对方的知识和兴趣转变自己的知识,双方的知识传递主要为了保证合作任务的顺利实施,这就是“转化”。

2. 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从企业的角度,员工职业发展的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1)制定企业的职业计划;

(2)对员工个人能力和潜力的评估;

(3)有效地进行职业指导;

(4)帮助员工制定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

(5)设置员工职业开发通道;

(6)为员工疏通职业通道。

3. 企业内外部招聘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进行员工招聘测试?

【答案】(1)企业内部招聘的方一法

①内部晋升。这种提拔建立在比较了解的基础上,往往更注重员工的能力,而不是学历。内部晋升给员工提供丁发展的机会,能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对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非常有利。

②工作轮岗。为在合适的职位上有合适的人,可以实行工作轮岗制。这样可以使员工成为多面手。岗位轮换过程中实行能上能下,适当流动,可留住人才,自动淘汰多余的人。

(2)企业外部招聘的方法

①广告招聘。指通过在媒体刊登招聘启事向公众发送公司的就业需求信息。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招聘方法。

②招聘会。这是为聚集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和求职者而设计的现场招聘活动,是一种用来吸引大量求职者来应聘的招聘方法。这种招聘方一法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见到大量的求职者。

③校园招聘。指由企业派人到学校招聘毕业生中的求职者。最常见、最节省的校园招聘方法是派人到学校开设就业讲座,介绍企业的情况和政策,让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了解,吸引学生到企业来应聘。

④实习。这是一种特殊的招聘形式,它是指企业给学生安置一个临时性的工作,但不必承担永久聘用学生的义务,学生毕业后也不必接受企业的固定职位。

⑤猎头公司。这是专门为企业招聘中高层经理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介绍机构。企业通过猎头公司招聘时,无论每一次寻觅是否招聘到合适的人选,都必须向猎头公司支付费用。

⑥网上招聘。网上招聘作为一种新兴的招聘方式,得到用人单位和应聘者的欢迎。网上招聘具有简单、快捷、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3)员工招聘测试的方法

招聘测试是评定应聘者素质与行为能力的重要手段,运用科学有效的测试方法才能保证企业能够招聘录用到所需要的合格人选,并将其安排到组织最合适的岗位上。常用的员工招聘测试方法有:笔试、面试、心理测试、情景模拟等。

①笔试

笔试也称知识考试,是指通过纸笔测验的形式对被试者的知识广度、知识深度和知识结构进行考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测验应聘者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相关知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通常,笔试合格者才能取得面试和下一轮测试的资格。

②面试

这是一种要求被试者用口头语言回答主试提问,以便了解被试者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的测试方法。面试的重点内容包括:仪表风度、专业知识与特长、工作经验、求职动机、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个人兴趣与爱好、与职位的匹配性等。面试可以面对面地观察、了解应聘者,企业就此可以做出是否录用的决策。

③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主要包括:职业能力倾向性测试、个性测试、价值观测试、职业兴趣测试、情商测试等。

④情景模拟

这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承担的任务,编制一套与该职位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试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主要形式有公文处理、与人谈话、角色扮演和即席发言等。

a. 公文处理。被试者在假设情景中扮演特定的管理者角色,对事先设计的一系列文件进行处理,进而对被试者处理公文的方式、结果等进行评价,被试者对文件的处理结果就是待考察的行为样本。

b. 无领导小组讨论。由一组被试者组成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形成决策,小组中不确定主持人,从中观察、了解每人的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

4. 企业的筹资渠道和筹资工具分别有哪些?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何?

【答案】(1)筹资渠道是指取得资金的来源,它揭示了资金来源的方向和通道。企业常见的资金来源渠道有:国家则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其他企业资金、个人资金、企业自留资金、境外资金等。

(2)筹资工具是指取得资金的具体形式,也就是金融工具。随着金融创新,企业可以运用的金融工具越来越多,常见的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

(3)它们的对应关系: ①银行信贷资金

③其他企业资金银行借款; 商业信用、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 发行股票、发行债券。 ②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5.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主要有哪些? 如何进行选择?

【答案】(1)国际市场的进入模式

①出口模式

出口是国际企业向国际市场销售产品的最简单的方式。出口方式有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 a. 间接出口是指企业通过本国的中间商经销或代理其产品出口。

b. 直接出口是企业直接将产品销售到国外市场。

②许可交易模式

国际许可交易是国内许可方和国外受许可方之间的一种契约协定。许可方通常拥有可向国外受许可方提供的有价值的专利、专有技术、商标或公司品牌,换取的是国外受许可方向国内许可方支付使用费。

国际特许经营是一种综合性的许可协定,是指特许经营权转让方允许受让方利用完整的企业经营,通常包括商标、企业组织、技术、专有技术和培训。

③国际战略联盟模式

国际战略联盟是指来自不同国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参与商务活动的合作性协定。这些活动包括从研究、开发到销售与服务的价值链卜的任何活动。国际战略联盟的基本类型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