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763人文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霍夫曼系数

【答案】霍夫曼系数是指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2. 交通网的密度

【答案】交通网的密度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也需要考虑到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

3. 世界经济多极化

【答案】世界经济多极化指在国际经济中,发达国家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所抬升,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崛起。从而形成美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4. 一般因子

【答案】一般因子是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一般区位因子的具体确定,是通过分析某些孤立的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与分配的成本因素。

5. 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一般而言,经济目标是增强区域的经济实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 社会目标是改善人民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发展; 环境目标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及持续发展。

6. 扩散机制

【答案】扩散机制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避免集聚不经济; 二是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三是政府的政策作用。

7. 传统产业

【答案】传统产业指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传统产业包括电子行业、制鞋、制衣服、光学、机械等。

8. 内部规模经济

【答案】内部规模经济是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内部规模经济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经济,管理经济,商业经济,风险承担经济,研发经济。

9. 城市职能

【答案】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城市规划工作中通常说的城市性质,就是通过各个城市所起的作用来体现的。

10.经济活动区位

【答案】经济活动区位作为人类活动区位一个主要方面,在地理空间之中存在,同时地理空间也通过经济活动区位而发生作用。经济活动区位研究在于解释经济现象的空间现象,把握经济活动的地域结构,从而形成其作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地理空间是有限的,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大了经济活动的空间,但空间的有限性并没有改变。同时,“一个场所一个区位”的空间特征,产生了围绕经济活动的区位竞争。

11.经济距离

【答案】经济距离是指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要素规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大小。

12.相对成木学说

【答案】相对成本学说是成本学说的一种,该学说认为如果有两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大有利的程度不同; 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大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相互获得利益。

二、简答题

13.比较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差异?

【答案】(1)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含义的差异

①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并在区域产业系统中处支配地位的产业。

②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2)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功能的差异

支柱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品中所占比重却较小,与其他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备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14.试述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案】经济学中的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如下:

(1)固定资本包括厂房、设备等。这类资本由于不易移动,往往在一处布局后会存续一段时间,即存在地理惯性。这种地理惯性的存在,加上固定资本的费用尤其是工业用地费用存在较人的地区差异,使得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2)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性资本流动极其活跃,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张,资本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创立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优先融资等优惠政策,会对企业的区位选择产生较大影响。地区资本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企业及产业区域分布的差异。

15.简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1)中心—外围格局

克鲁格曼构建的中心—外围模型是在其新贸易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通过在新贸易理论模型中加入要素地区间流动的可能性,来阐述基本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规模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劳动流动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分别演变成工业区的中心和农业区的外围的农业区。

(2)城市层级体系的自组织演化

克鲁格曼认为在经济动力学分析中,自组织理论和复杂理论十分重要。像生物自组织过程一样,城市演化的过程具有自组织特征。其核心思路是:生产过程中的前、后向关联等所形成的向心力,与生产要素不可移动和地租形成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形成了经济活动(城市)的空间自组织过程。

(3)国际专业化

在中心一外围模型和城市体系模型中,要素流动在集聚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国际贸易中,国界的存在提高了国际贸易壁垒和要素流动障碍。

16.试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案】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土地的自身特征主要表现为自然特性,包括空间位置(经纬度)、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气候、水文条件)、土地的形态(大小、地形、地貌等)以及土地的地表物质构成(如土壤、岩石、植被等)等。这些自然特性构成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