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808新闻传播学综合二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3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目前,记者站记者编制有哪些类型?
【答案】目前,记者站记者编制有三种类型:
(1)记者编制属报社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一级大报和某些省委机关报,其记者站的记者,编制属报社。记者站一般配备一至三名记者。
此种编制,从50年代一直延续下来。,地方记者由报社派往。有些地方,报社一时派不出合适的人选,请地方党委推荐,经报社研究同意,调作记者,编制归报社。
(2)记者编制归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各部、委、局新创办的报纸,在各省、市、自治区建的记者站,记者一般由当地有关部门遴选配备,编制属当地有关部门。,这种体制有利有弊。首先,①记者福利工资、住房、办公用房,都比较落实; 其次,②信息灵,记者对有关领导部门的决策、意图,了如指掌,工作也能及时得到有关领导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第三,③记者职称变动升迁,退休后的去向,以及家属的安排等,都会得到较好地解决。④弊端:记者队伍不稳定,调动频繁; 有些站的记者不专职; 记者站之间的记者不能交流调动; 批评难度较大。这一有利有弊的分析,大体上概括了目前不少行业报记者站的情况。
当然,也有例外,像法制日报在各省、市、自治区建的记者站,记者由当地推荐,报社考察。记者户口在当地,但编制归报社,工资由报社发,这既解决了地方记者长期在外工作安心的问题,又能在舆论监督等问题上有较大的主动权。
(3)双轨制
80年代以来,有些省委机关报在地、市、州的记者站,在人员配备和体制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动。一部分记者站,仍按原来的体制,由报社派出记者到记者站工作,定期轮换,编制属报社; 一部分记者站则采取新的做法,由当地党委指定当地一两名、二同志为报社驻站记者,编制属当地,组织关系、户口、供给等均归当地管辖,报社只在业务上管理和指导,叫做合办记者站。这两种办法同时在一家省报实行,称作“双轨制”。四川日报社实行的就是这种“双轨制”。
2. 人物观察和现场观察各有些什么要求?
【答案】新闻观察活动中,记者所进行的观察,主要是人物观察和现场观察。
(1)人物观察的要求
①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
这就要求记者对被采访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打扮、姿态神情、声调举止等外在特征,进行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