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西音乐史与中国传统音乐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与黎锦晖同一时期的( )也是中国流行音乐开拓者之一,他的作品如《阁楼上的小姐》、《卖油条》等。
A. 贺绿汀
B. 陈歌辛
C. 许如辉
D. 黎锦光
【答案】C
【解析】许如辉,上海大同乐会会员,师从郑勤文,参与整理并演奏古乐《国民大乐》和《春江花月夜》等,摄有电影和灌有唱片。精通乐器百余种。二十年代末成为中国流行歌曲先驱者之一,作品多为描写社会底层平民生活,有《阁楼上的小姐》、《永别了我的弟弟》、《卖油条》、《缝穷婆》等百余首。
2. 我国第一部在高等专业音乐院校使用的中国音乐史教材是萧友梅撰写的( )。
A. 《中国音乐史》
B. 《中国音乐史话》
C. 《外族音乐流传中国史》
D. 《旧乐沿革》
【答案】D
【解析】在萧友梅撰写的《旧乐沿革》是介绍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史学教材。萧友梅分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撰述了周代以前到清代末年中国音乐史发展的概况。他提出“不能把旧乐完全放弃”也“不愿投降于西乐”,而是要“借镜西乐”“创作出一种新作风,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的特色,而与其他民族音乐有分别的”中国的“新乐”。
3. 《解放区的天》曲调根据( )改编而成。
A. 陕北道情
B. 陕北民歌《骑白马》
C. 河北民歌《十字调》
D. 陕北民歌《秋收》
【答案】C
【解析】《解放区的天》,又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刘西林于1943年根据冀鲁民歌曲调即河北民歌《十字调》填词而成。歌词: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
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伊咳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呀呼嗨嗨伊咳呀嗨。
4. 广东音乐《赛龙夺锦》是由出身于琵琶世家的( )创作的。
A 吕文成
B. 何柳堂
C. 丘鹤俦
D. 严老烈
【答案】B
【解析】《赛龙夺锦》又叫《龙舟竞渡》,属“广东音乐”,由何柳堂创作,是描述中国南方端午节(端阳节),龙舟竞渡的热闹情况,全曲节奏轻快。何柳堂自幼受祖父何博众的熏陶和教育,继承了何博众的“十指琵琶”演奏技法。他的作品有《鸟惊喧》、《七星伴月》、《回文锦》、《垂杨三复》、《醉翁捞月》、《玉女思春》、《晓梦啼莺》等乐曲。
5. 我国第一所音乐学校——国立音专的校长是( )。
A. 任光
B. 肖友梅
C. 黄自
D. 刘天华
【答案】B
【解析】肖友梅,字雪朋,号思鹤,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他于1927年在上海创办了国立音专,这是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为音乐教育事业与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奠定了基础。
6. 1936年出版的《中国组曲》是我国第一部钢琴套曲,其作曲者是( )
A. 贺绿汀
B. 黄自
C. 刘雪庵
D. 丁善德
【答案】C
【解析】刘雪庵创作的四首钢琴小品《中国组曲》:“想当日梢头独占一枝春,嫩绿嫣红何等媚人,不幸攀折惨遭无情手,未随流水转坠风尘; 莫怀薄辛惹伤情,落花无主任飘零; 可叹世人未解侬心苦,向谁去呜咽诉不平! ”在著名的俄籍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具有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比赛中受到高度评价。后来,齐尔品曾将《中国组曲》介绍到欧美演奏,并先后在巴黎、纽约出版。
7. 在我国民间音乐中,持续使用到20世纪中叶的传统记谱法是( )。
A. 减字谱
B. 文字谱
C. 工尺谱
D. 俗字谱
【答案】C
【解析】工尺谱是中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这一记谱方法一直持续使用到20世纪中叶。
8. 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并获得国际声誉的第一位戏曲表演艺术家是( )。
A. 梅兰芳
B. 杨小楼
C. 盖叫天
D. 苟慧生
【答案】A
【解析】梅兰芳先生在促进中国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中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并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戏剧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画家,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
9. 《长恨歌》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是根据( )音乐素材发展写成的。
A. 古代歌曲《清平调》
B. 古代歌曲《阳关三叠》
C. 京剧曲牌《柳青娘》
D. 民间歌曲《茉莉花》
【答案】A
【解析】《长恨歌》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是根据古代歌曲《清平调》发展写成的。用自由模仿的复调手法写成的女声三部合唱,又弦乐和竖琴伴奏,结构是二部曲式。词:香雾迷蒙,祥云掩拥,蓬莱仙岛清虚洞,琼花玉树露华浓。蓬莱仙岛清虚洞,琼花玉树露华浓。却笑他,红尘碧海,多少痴情重? 离合悲欢,枉作相思梦,参不透镜花水月,毕竟成空。
10.1919年夏,由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共同筹办的( )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私立艺术师范学校。
A.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