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舆论

【答案】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具体表现在:①公开性; ②公共性; ③急迫性; ④广泛性; ⑤评价性。

2. 社会责任理论

【答案】社会责任理论是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流行的新闻传播理论,它来源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但又超出、发展了自由主义理论,故有人将其称为新自由主义理论。它强调自由须以责任为前提,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时,要克尽对于社会、公众的义务和责任。政府不仅要允许自由,而且还要促进自由。这一观点,实际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

3. 反“客里空”运动

【答案】反“客里空”运动是指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新闻界为了反对新闻失实而发起的一场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客里空”被借用为“假新闻”的代名词。在解放区十改运动中,新闻宣传存在右倾偏向,针对一些失实报道,党中央及时加以纠正。1947年6月15日起,《晋绥日报》率先在报纸上展开自我批评,引发了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此后,这一运动迅速扩展到整个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掀起了我国新闻史上声势浩大的反“客里空”运动。通过反“客里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纠正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新闻业务得到了很大改进。

4. 手机出版

【答案】手机出版是指出版社以移动通信设备为平台,进行图书选题策划、编辑出版、信息发布、宣传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的新型出版形式。在这里,出版社是内容提供商或文化事件发起者,而移动通信设备则成为新型传播渠道,它带给受众信息和广告发布的双重功能。目前手机出版最活跃的领域是手机小说。

5. 媒介融合

【答案】媒介融合,是指在新媒介条件下,各种介质的媒介—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利

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传播,实现传播技术、手段、渠道的汇聚和交融,在这共同的平台和终端上,将同一或相近的信息内容向不同介质的媒介发送,最终实现媒介互动和资源共享。广义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我国的媒介融合可分为组织融合、资本融合、传播手段融合和媒介形态融合四种模式。

6. 成舍我

【答案】成舍我是中国现代著名爱国报人、新闻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24年起,他先后创办《世界晚报》、《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形成著名的“世界,,报系,还创办了《民生报》、《立报》等报纸,最终创下资产达数亿美元的成氏“新闻帝国”,被誉为民国时期四大报人之一。成舍我的报业生涯虽然多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新闻事业起步未久的阶段,但他在许多方面吸收了西方的办报经验,其报业经营主张和新闻思想与现代传播理论不谋而合。尽管成舍我办报也有局限和过失之处,但其办报经验不仅在中国现代新闻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对繁荣中国新闻报刊事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7. 二级电视

【答案】二级电视是指在中央、省市级(包括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立广电集团(或广电总台),除了经济发达的地市级保留适当的广播电视台外,其余的归集到省市级广电集团摩下,成为其子公司。二级电视的设计实施涉及到以下要求:①国家广电总局于1999年4月宣布县级台“不再完整自办电视频道”。02000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在其工作要点中明确“推进我国广播影视管理体制向中央和省两级管理,地市以下实行由省垂直管理的方向发展”。③2000年11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明确“广播、电视、电影三位一体; 无线、有线、教育三台合并; 省级、地级、县级三级贯通”。

8. 知情权(知晓权)

【答案】知情权又称获知权、知晓权、知悉权、知的权利等,是指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具体可包括政治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如出生情况、亲生父母等)。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知情权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而新闻媒介作为职业化、专门性的大众信息传媒,有权利更有责任及义务保障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开拓公共信息资源。

二、简答题

9. 简述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历程。

【答案】(1)第一时期(16-17世纪),封建王朝采取高压政策妄图扼杀出版自由。

①在欧洲各封建王朝扼杀出版社的禁令中,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是英国都铎王朝于1586

年颁布的星法院法令,它成为欧洲各国王朝上百年出版禁令的范本。

核心条款是一切印刷商的印刷机开印必须经“皇家出版公司”批准; 不准在伦敦市外任何地方从事印刷; 印刷商的学徒不得超过3人等。

②在星法院法令颁布以后的近百年历史里,传播新闻仍以不定期出版的新闻书为主,宣传宗教改革、传播启蒙思想则以政论小册子为主,秘密印刷,暗中流传。

(2)第二时期(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先有后,但在此时期,敌对双方的宣传需要以及市民对了解错综复杂局面的需要,使得报刊活跃一时,从而大大推动了报刊的发展。

0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序幕,代表资产阶级的国会派与保皇派都有自己的宣传报刊。但这些报刊发行量小,只有几百份,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不大。

②法国大革命时期(1789-1794年)的报刊以政论为主,大力鼓吹推翻僧侣和贵族统治的革命,同保皇派展开论战。其中《杜歇老爹报》、《铁嘴报》等名噪一时。

(3)第三时期(17-19世纪),为反对资产阶级政府控制,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①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都以不同形式宣布出版自由、言论自由。

a.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议会控制权力,实现议会君主制,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宣布‘·国王不得干涉人民的言论自由”。

b. 美国:1791年12月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其中第一条明载:“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

c. 法国:1789年8月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第11条规定:“思想与意见的自由交换,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因此,每一个公民享有言论、著作和出版自由。”

d. 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宪法规定:“每个德国人在一般法律内,都有权通过言论、印刷品、图画及其他方式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些法律条文的确立,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但条文毕竟是纸面上的东西,出版自由的真正实现在欧美各国经历了漫长的道路。

10.决定新闻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决定新闻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1)事物变动的影响力。信息量大小和事物变动对社会、对人们切身利益的影响程度成正比。

(2)事物变动的规模和空间。信息量大小和事物变动的规模、空间大小成正比。一场全局性的变动总比局部性的变动信息量大。

(3)事物变动的速度。信息量的大小和事物变动的时间长短成反比。事物变动的速度越快,时间越短,信息量越大。“爆炸性新闻”都是信息量很大的新闻。所谓爆炸性新闻都是突发事件,都是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如印度前总理拉·甘地遇刺身亡、美国“挑战者,,号航天始机空中爆炸等,都引起世人的震惊。

(4)事物变动的可能性概率。信息量和这一概率成反比。事物按常规、常理、常态发展,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