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肾内科学(医学高级)题库>类风湿性关节炎题库

问题:

[单选] 女性,40岁,类风湿关节炎1O年,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化验血常规血红蛋白78g/L,下列关于该病人贫血说法错误的是()

A . A.属于慢性病性贫血
B . B.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 . C.主要发生机制是铁利用障碍
D . D.可能有缺铁因素参与
E . E.常伴有血小板减少

有关RA晨僵描述正确的是() A.晨僵常为RA非常突出的临床表现。 B.出现晨僵的原因可能由于在睡眠或活动减少时,水肿液蓄积在炎性组织中的缘故。 C.随着肌肉的收缩、水肿液被淋巴管和小静脉所吸收,晨僵也随着缓解。 D.当RA病情缓解时,晨僵渐渐消失,它是评估RA活动的指标之一。 E.以上均是。 患女5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皮肤无瘀点、瘀斑,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常规WBC10×10/L,中性86%,血小板180×10/L,尿常规未见异常。该患儿的分型可能是() A.轻型。 B.普通型。 C.重型。 D.极重型。 E.未分型。 常用于检测抗核抗体(ANA)的实验方法为() A.酶联免疫吸附法(E1ISA)。 B.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C.胶体金标记和快速膜渗滤技术。 D.乳胶颗粒凝集实验。 E.WesternBlot法检测。 患女5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皮肤无瘀点、瘀斑,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血常规WBC10×10/L,中性86%,血小板180×10/L,尿常规未见异常。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中毒性菌痢(脑型)。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散发性脑炎。 以四肢大关节游走性肿痛为特点的关节炎是() A.类风湿关节炎。 B.风湿性关节炎。 C.创伤性关节炎。 D.骨关节炎。 E.SLE的关节病变。 女性,40岁,类风湿关节炎1O年,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化验血常规血红蛋白78g/L,下列关于该病人贫血说法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