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经济地理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心地

【答案】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

2. 产品周期理论

【答案】产品周期理论是由弗农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的一种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他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3. 等费用线

【答案】等费用线是指以市场或原料地为中心的同心圆状连线,在这些连线巨其运输费用相等。

4. 多样化

【答案】多样化是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由于横向一体化己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己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5. 供应商园

【答案】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即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这样,在如汽车制造等零部件需求种类繁多、且要求即时供应的厂商周围,形成了一种新的组织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

6. 《商业地理于册》

【答案】《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 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7. 集聚机制

【答案】集聚机制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是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二是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三是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8. 增长极

【答案】增长极就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增长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②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 ③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二、简答题

9. 试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答案】目前,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有多种解释的理论视角,主要的有集聚经济原理、交易费用理论、创新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

(1)集聚经济原理的解释

根据集聚经济原理,产业集聚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能够有利于相互之间开展分工与合作,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学习,从而使众多的中小企业通过外部的合作而获得规模经济。同时,由于集聚而增加了企业的数量,相互之间建立垂直或者水平联系,扩大了产业集群内部的生产范围,使中小企业通过就地拓展业务联系,增加发展机会,从而获得外部范围经济。

(2)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

根据交易费用理论,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使得交易的对象和空间范围相对稳定,有利于减少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时,众多中小企业的集聚增加了本地市场的参与者数量,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3)创新理论的解释

创新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创新理论,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创新。①众多的中小企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中介机构、研发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有经验的消费者等集聚在一起,为企业创新提供所需要的良好环境条件,有利于专门化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创新。②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为开展创新提供了外在的动力。

(4)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在产业集群内,由于有本地的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基础设施、市场需求等构成的较好的发展环境,企业的创建和衍生相对比较容易。

10.试述跨国直接投资的一般国家区位因素。

【答案】跨国直接投资的一般国家区位因素: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

(1)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观点,生产成本最低的区位便为企业所追求的最佳区位。最小成本可在一国之内找到,也可发生于多国之间。

(2)根据区位论市场学派观点,市场区是企业是否赢利、甚至是否存在下去的关键。可以服务较大市场的区位,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

(3)根据工业区位论,生产原料可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局地原料对区位具有一定的影响。

11.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如何避免类似亚洲金融危机的重演?

【答案】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推进的大潮中,发展中国家只有调整政府政策,才能有效地防范亚洲金融危机的重演,具体对策思路为:

(1)对外资进行宏观控制

亚洲金融危机是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为达到争夺新兴市场的目的,而要求亚洲国家开放商品和资本市场所引发的产物。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过量的外国资本涌入这个地区,造成泡沫经济,因而相关类型国家今后对资本引进应该实行宏观控制和分阶段进行。

(2)引进外资时应该寻求建立保护本国金融市场的合理措施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要求这些国家开放金融市场、放松对资本的控制,为西方强大的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即为保障西方一投资商的巨大商业利益服务,而对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需求考虑较少,这就要求新兴市场国家注意制定保护本国市场和防范危机的措施。

(3)在引进外资时注意使长期资本多于短期资本

这次亚洲金融危机表明,新兴市场国家引进的短期外资越多,遭受的打击也越大,而长期资本则相对稳定。

(4)建立本国银行系统的监管制度、加强银行立法

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内因是这些国家金融系统的混乱,因而加强金融管理是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

(5)慎重参与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

日益庞大和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收益,又可能产生巨大的损失。对一国而言,在金融领域对外开放过程中受外部冲击的可能性也在加大。加上金融业处于国民经济的核心地位,国家在金融对外开放中一般持谨慎态度,因而金融一体化在制度上的设计将比贸易自由化遇到更大的困难。

12.简述国际范围内物流的基本过程。

【答案】国际范围内物流的基本过程:

第一国某公司的出口商品,在经过出口国海关清算后,通过转运公司或第三方物流公司(相对于第一方发货方和第二方收货方而言)将产品运送到第二个国家的海关,通过进口检验后,继续通过转运公司或第三方物流公司将产品运送到顾客手中。

在这个过程中地方运输均参与其中。物流的运作需要众多的机构来完成,它们主要包括:运输公司、物流服务公司、批发商、贸易公司、零售商、网络销售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