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抗毒素。
【答案】抗毒素是一类对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能中和相应外毒素的毒性作用,机体经产生外毒素而致病的病原菌感染后即能产生抗毒素。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可丧失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应用类毒素进行免疫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可以预防疾病。
2. 基因。
【答案】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或RNA 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基本单位,其化学本质为DNA (对于RNA 病毒则是RNA ),主要包括编码序列、间隔序列和调控序列。
3. 低密度脂蛋白
受体
【答案】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是指能识别并结合受体。
4. P/0值(P/0 ratio)。
【答案】P/0值是指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lmol 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物质的量。电子经过呼吸链的传递作用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 磷酸化生成A TP 。经此过程每消耗lmol 原子氧所消耗无机磷或生成A TP 的物质的量称为磷氧比值(P/0)。如NADH
的磷氧比值是
5. 酸中毒。
的磷氧比值是
把
内吞入细胞,获得其中的胆固醇的
【答案】人体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饥饿或糖代谢障碍),三羧酸循环不能正常进行,机体所需的能量只能由脂肪酸分解来供给,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酮体,当酸性的酮体进入血液后,就引起了血液的pH 过分下降,从而造成酸中毒。
6. 回复突变(re verse mutation / back mutation)。
【答案】回复突变是指发生在起始突变位点上,使原来的野生型表型得到恢复的第二次突变。
7. 维生素
【答案】维生素是机体所需要的微量有机化合物,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因而需要从膳食中获取,维生素通过衍生为辅酶和激素实现对代谢的调节。
8. 流体镶嵌模型。
【答案】流动镶嵌模型是针对生物膜的结构提出的一种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生物膜被描述成镶嵌有蛋白质的流体脂双层,脂双层在结构和功能上都表现出不对称性。有的蛋白质“镶”在脂双层表面,有的则部分或全部嵌入其内部,有的则横跨整个膜。另外,脂和膜蛋白都可以进行侧向扩散。
二、问答题
9. 现有五支试管,分别装有无色溶液核糖、蔗糖、葡萄糖、脱氧核糖、淀粉液,请问,你将用什么方法鉴 定这些试管中糖类的品种?请写出这些糖类的关键试剂和鉴别实验结果特征。
【答案】
溶液:显蓝色为淀粉液。
菲林试剂:剩下不显红色者为蔗糖。 二苯胺试剂:显蓝色者为脱氧核糖溶液。
Bial 反应(地衣酚试剂):显蓝绿色者为核糖。余下者为葡萄糖。
10.原核生物的肽链延长需要哪三种蛋白质因子参与? 它们各自有何功能?
【答案】原核生物肽链的延长反应需要三种延长因子,
即GTP 结合成活性状态,然后携带一个由mRNA
上的密码子指导的氨酰部位;EF-Tu 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它能识别除
把新形成
从因GTP
水解而形成的
活性形式。
外的所有氨醐
和
先与的作用是从A 部位移到进入到核糖体的A
复合物中释放出来,再与另一分子的GTP 结合,重
(即移位酶)在GTP 的参与下,使肽酰
P 部位,使A 部位空出来以便开始下一轮延长反应。
11.用标记软脂酸的第九位碳原子,该软脂酸在三羧酸循环正在进行时被氧化。假设仅仅进行一轮三羧酸循环,丁酰CoA 。
【答案】(1)
(2)
(2
)没有被
标记。
将会定位于下列化合物的哪个碳位上?(1)乙酰CoA ; (2)柠檬酸;(3)
12.如何理解在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理论中论述的“来自酶与底物相互作用的结合赋予了催化反应的高效性和特异性”,并举例说明。
【答案】高效性:相当于化学反应需要有效碰撞,而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増加了酶与底物之
间相互作用的概率,酶与底物结合所产生的弱的结合能,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反应更高效。
特异性: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是特异的,这种特异性来源于酶与底物结合时所产生的构象改变,这又决定了酶和底物的相互识别的特异性,即反应的特异性。举例:溶菌
酶
存在于鸡蛋清和动物分泌物中,129个氨基酸组成单肽链,折叠成近球状,
底物为NAG 和NAM 相间排列或NAG 的单聚物。溶菌酶与底物结合,6个糖环,第3个必须是NAG , 其他糖环和酶形成氢键放能并导致第4个糖环D 由椅式转变为半椅式,其催化特征有明显的底物形变过程,包含微环境催化和广义酸碱催化。
13.碘乙酸是有效的巯基烷化剂,能抑制糖酵解途径的特定步骤。写出碘乙酸抑制糖酵解的反应,包括酶和辅酶,以及为什么碘乙酸可以抑制该步反应。
【答案】甘油醛-3-
磷酸
二磷酸甘油酸
催化该反应的酶是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其活性中心的巯基能与底物形成共价中间物,而碘乙酸与该巯基的结合将阻止这一共价中间物的形成,使甘油醛-3-磷酸不能被氧化,结果导致糖酵解途径被抑制。
14.有两种微生物,一种生活在热泉中,另外一种生活在南极,你认为这两种微生物的基因组DNA 在碱基组成和三级结构上会有何种差别? 为什么?
【答案】生活在热泉中的微生物基因组DNA
应该含有较高的环境,基因组DNA
应该含有较高的
碱基对,在三级结构上可能
会含有正超螺旋,这有利于维持双螺旋结构的稳定。而在生活在南极的微生物,由于处于寒冷的
碱基对,三级结构应该是负超螺旋,这会有利于DNA 的
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也能够解链,从而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转录等。
15.请简要描述反义RNA 调控基因表达的基本机制。
【答案】
反义译的直接抑制或与靶
翻译功能。可能是反义
调控基因表达的基本机制分为三类。
直接作用于其靶
分子对
的SD 序列和(或)编码区,引起翻
酶的敏感性增加,使其降解。
的
结合后引起该双链
与与靶
(1)转录前调控:
这类反义
(2)转录后调控:
反义
的SD 序列的上游非编码区结合,
从而抑制靶
的上游序列结合后会引起核糖体结合位点区域的二级结构可直接抑制靶的
的转录。
发生改变,因而阻止了核糖体的结合。
(3)复制前调控:
反义
16.计算
【答案】
经呼吸链氧化成
氧化成
以及耦联氧化磷酸化的能量转化率。
的两个半反应为
总反应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