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2经济学原理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论述题
1. 试述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有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外在经济或外在不经济、学习效应、范围经济。
(1)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规模不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上升。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是说明产出规模与成本变化的关系。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产生于一个工厂内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变化。
规模经济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降低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专业化及技术专业化程度。当规模扩大以致超过临界点时,就会进入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是指企业由于规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率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增加的情况。导致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规模扩大,管理人员信息沟通缓慢、内部官僚主义、决策失误及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等因素。对于厂商而言,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由规模经济逐渐转向规模不经济,那么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会呈L 形。
(2)外在经济或外在不经济会影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外在不经济将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涨,从而影响整个行业,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升; 反之,外在经济使得厂商受益,引起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3)学习效应。学习效应是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经理可以积累起有关商品的生产、技术设计和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学习效应表现为每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量的逐步降低。
虽然学习效应会导致重大成本节约,但这些成本节约可能不足以抵消规模不经济的影响。因此,当产量达到某一点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会反转向上,所以学习效应会扩大规模经济实现的区域。
(4)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针对关联产品的生产而言,是指一个厂商同时生产多种关联产品的单位成本支出小十分别生产这些产品时的成本情形。如果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成本小于分别只生产‘种产品的成本之和,那么就存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导致产品转换曲线向外突出的直接原因。
范围经济有多种源泉,可能产生于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生产的多种产品都需要相同或类似投入要素时的库存节约,或者产生于更好地利用生产设备、有利于联合生产的技术变化。
2. 试论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答案】(1)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叉点决定的价格,是供求双方都满意的价格,也是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一致时的价格。
(2)均衡价格是通过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形成的。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供给人于需求的局面,于是供给方迫于需求不足的竞争压力,便会自动降低价格; 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一,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于是需求力一迫于需求过度的竞争压力,只好接受供给力一提价的要求,从而使价格自动上升。这样,价格经过上下波动,最后会趋于使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一致,从而形成均衡价格。
但市场均衡状态的出现只是一种暂时状态,随着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的变化,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会发生位移,使旧的均衡状态遭到破坏,从而形成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叉点,即形成新的市场均衡和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这种形成过程以及由旧均衡向新均衡的变动过程,实际就是市场机制自行发挥作用的过程和形式。它一方面通过市场的价格波动自动调节商品的供求,
使之趋向均衡; 另一方面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又自动引起价格的变化,使之趋于稳定的均衡价格。
(3)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提出的庸俗价值理论的大融合。它的根本错误在于以价格代替价值,以价格形成代替价值形成,从而否定了劳动价值理论,进而为否定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奠定了基础。但就它对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的分析方法,即对市场机制作用形式的分析,基本上符合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
3.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 形曲线的原因相同吗? 为什么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来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只有一点才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答案】(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 形曲线,即随着产量增加,平均成本曲线先下降后上升。但是,两者形成U 形的原因是不同的。
①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之所以呈U 形,即短期成本曲线最初递减然后转入递增,是因为可变要素的边际报酬先递增后递减导致的。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因此,在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下,短期平均成本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 型。
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 形是由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决定的。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规模增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递减阶段以后,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被全部利用,此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小变)阶段,但由于企业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越来越大,如果再增加产量,长期平均成本最终转入递增阶段。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其每一点总是与某一特定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但它并非由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构成。事实上,在整个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只有最低点才和某一特定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切线斜率为零。
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左边,长期平均成本递减,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之点位于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和上面,即该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切线斜率为负,从而切点不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边,长期平均成本递增,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之点位于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和上面,即该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切线斜率为正,从而切点不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因此,作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包络线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且只有一点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
4. 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的区别何在?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1)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二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如下:规模报酬问题论及的是厂商的生产规模本身发生变化(假设为该厂商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发生r 同比例变化)相应的产量是递增、不变还是递减,或者是说厂商根据它的经营规模大小(产销量大小)设c 1一不同的工厂规模; 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所讨论的是在该厂商的生产规模己经固定下来,即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可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报酬)递增、不变及递减三种情况。
(2)“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错误的。规模报酬和可变要素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模报酬问题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的产量变化,属于长期的概念; 而可变要素报酬问题论及的则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素时相应的产量变化,属于短期的概念。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两者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事实上,当厂商经营规模扩大时,在给定技术状况下,要素的生产效率提高,即生产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即便在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利效用时,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总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也会出现递减现象。所以,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也可能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
5. 在我国进行价格体制改革中,为了增加那些在市场上供给数量相对缺乏的政府限价商品的生产,一部分学者提出:只要把政府的限价取消,这类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请分析这样的改革措施的可行性。
【答案】(1)在一般情形下,商品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因此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是大于零的。随着政府取消限价,商品价格上升,商品供给量会得到提高。在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很大的情形下,政府限价的取消可以带来商品供给量的大幅度增加。
如图(a )所示,政府对某商品的限价为P 1,在政府的限价水平上,供给量Q 1小于需求量Q 2,市场上该商品是短缺的。政府限价取消以后,随着市场实际价格的上升,供给量会逐步提高,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