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804农业工程学[专业硕士]之机械设计基础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判断题
1. V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量的大小随外载荷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
【解析】带是弹性体,载荷变化,带的变形量也变化,弹性滑动量也随之变化。
2. 流动动压滑动轴承中的转速越高,油膜承载能力越高。( )
【答案】√
【解析】在一定范围内,油膜的承载能力与滑动速度成正比。
3. 若带传动的初拉力一定,增大摩擦系数和包角都可提高带传动的极限摩擦力。( )
【答案】√
【解析】
带的极限摩擦力公式可知,增大摩擦系数和包角都可提高带传动的极限摩擦力。
4. 刚性联轴器在安装时要求两轴严格对中, 而挠性联轴器在安装时则不必考虑对中问题。( )
【答案】
【解析】无论是刚性联轴器还是挠性联轴器在安装时都应考虑对中性的问题,只是对两轴轴线位置精度要求不同。
5. 套筒滚子链传动中,当主动轮匀速回转时,也不能保持链速恒定。( )
【答案】√
【解析】由于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因此链速周期性变化。
6. 计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齿形系数与齿轮的模数无关。( )
【答案】√
【解析】齿形系数只与齿形(随齿数和变位系数而异)有关,而与模数无关。
7. 圆柱滚子轴承适宜于轴的游动端支承。( ) 【答案】
【解析】因为圆柱滚子轴承具有内圈相对于外圈可沿轴向自由移动的结构特点。
8. 固定式刚性联轴器,适用于两轴对中不好的场合。( ) 【答案】
【解析】固定式刚性联轴器不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故适用于两轴对中性较好的场合。
9. 在中心距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一对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有效方法是尽量增大模数。( )
【答案】×
【解析】中心距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模数导致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减小,齿面接触应力增大,降低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0.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避免打滑。( )
【答案】×
【解析】链传动的张紧是为了避免链条垂度过大时产生的啮合不良和链条的振动现象。
二、填空题
11.对于重要的齿轮传动,进行齿顶修缘的目的是_____。
【答案】改善轮齿接触状态,提高齿轮的接触强度
12.皮带传动中,预拉力
传动失效。
【答案】摩擦力;打滑
【解析】
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过小,则最大有效拉力越小,而带的有效过小,则带与带轮间的_____减小,皮带传动易出现_____现象而导致拉力取决于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
13.形成液体动压润滑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构成楔形间隙;两工作表面间必须充满具有一定粘度的润滑油或其他液体;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有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其运动方向必须保证能带动润滑油从大截面流入,从小截面流出
14._____。 【答案】
15.根据轴的承载情况,工作时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的轴称为_____; 主要承受转矩的轴称为_____; 只承受弯矩的轴称为_____。
【答案】转轴;传动轴;心轴
三、简答题
16.平键联接、半圆键联接、楔键联接和切向键联接各自的失效形式是什么?静联接和动联接校核计算有何不同?
【答案】平键用于静联接时失效形式为压溃和剪断,用于动联接时为磨损。半圆键的失效形式为压溃和剪断。楔键和切向键的失效形式为压溃。静联接校核计算挤压强度
校核计算压强
17.滑动轴承轴瓦结构如何?开油沟应注意什么?
【答案】滑动轴承的轴瓦有整体式和剖分式两种。
油沟的作用是用来输送和分布润滑油。油孔和油沟的位置及形状对轴承的工作能力和寿命影响很大。对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应将油孔和油沟开设在轴承的非承载区,否则将破坏液体摩擦滑动轴承承载油膜的压力分布,显著降低油膜的承载能力;对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也会减小承载面积,但为了使承载区得到充分润滑,应使油沟尽量延伸到轴承最大压力区附近。
18.窄V 带强度比普通V 带高,这是为什么?窄V 带与普通V 带高度相同时,哪种传动能力大?为什么?
【答案】窄V 带的截面高度与其节宽之比为0.9, 且其顶宽约为同高度普通V 带的
能与槽很好地贴合,增大摩擦力,从而提尚承载能力。
当窄V 带与普通V 带高度相同时,窄V 带的承载能力可提高
19.齿轮传动中,齿面接触应力属于哪类循环变应力? 为什么?
【答案】(1)齿轮传动中,齿面接触应力为按脉动循环变化的变应力。
(2)对于相啮合齿轮上的一对特定轮齿,当啮合时齿面产生接触应力,退出啮合时齿面的接触应力则不存在,即工作齿廓上的各对应接触部位仅仅在接触的瞬间产生接触应力,过此瞬间脱离接触后,该部位的接触应力随即消失。因此,不论轮齿承受稳定载荷或不稳定载荷,传动运动方式如何,齿面接触应力均为按脉动循环变化的变应力。
20.机械零件常见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至少说出五种)
【答案】机械零件常见的主要失效形式有:
(1)打滑和疲劳破坏是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2)链条疲劳破坏、铰链磨损、铰链胶合、过载拉断等式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3)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齿面塑性变形等是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4)齿面点蚀、胶合、磨损和轮齿折断等是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5)疲劳点蚀、轴承塑性变形、轴承磨粒磨损等是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
动联接顶面呈拱形,受载后抗拉层仍处于同一平面内,受力均匀;两侧面略呈内凹,使其在带轮上弯曲变形时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