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世界各国新闻传媒体制有哪几种类型?
【答案】从新闻资产所有制的角度可把新闻传媒体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国有型体制
国有型体制,是指由国家创办并控制新闻业或新闻机构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新闻资产属国家所有,实际上是属代表国家政权的政府所有,因而这种体制下的新闻媒体被称为国家媒体或政府媒体。
(2)政党型体制
政党型体制,是指由一定政党创办、控制媒体的体制形式。在这种体制下,新闻媒体的所有权掌握在一定政党的手中,按照政党的政治纲领和组织原则来运行,因而这种媒体可以称作政党媒体,通常被称为“党报、党台、党站(指网站)”。
(3)公共型体制
公共型体制,是指新闻媒体属全体人民或全体国民所有的新闻体制。这种体制下的媒体通常称为公共媒体,它以公共利益为传播价值的基本取向,因而被人们称作公共利益型媒体,以示与政党、政府之类的政治宣传型媒体和私有商业型媒体的区别。
(4)私有型体制
私有型体制,是指新闻媒体属私人所有的新闻体制,私有的方式既可以是独资所有,也可以是合伙所有,以股份制的形式出现。当以股份制形式出现时,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共有媒体(媒体归属于所有拥有股份的人)。
2. 简述西方新闻媒介的三种所有制形式。
【答案】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是新闻体制中的核心,决定了媒介的管理方式、与政府关系以及媒介的运作方式。从世界各国看,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形式基本上有三种。
(1)私营媒介
完全由私人独资或集股兴办(股份制)。西方国家的报纸基本上都是私营媒介,从国别上看,私营媒介以美国最具代表性,除少量公共电台电视台外,所有报纸、电台、电视台都是私营的。私营媒介的基本特点包括6个方面:①董事会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媒介的财政预决算,任命媒介的负责人,确定媒介的基本方针; ②依托财团; ③以营利为目的; ④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 ⑤迎合受众; ③监督政府有一定力度。
(2)公营媒介
以英国广播公司、日本放送协会和德国广播联盟为代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公营电台、电视台(又称公共电台、电视台),这就是教育电台、电视台,以播放社会教育和少儿节目为主。公营台都通过国家立法而建立,并受政府保护。西方目前还没有公营报纸。公营台的基本特点包括5个方面:①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 ②半官方机构; ③以视听费为主要收入来源; ④强调对公众负责; ⑤基本不播商业广告。
(3)国营媒介
除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介都属国营外,西方发达国家也有一批国营的新闻媒介,其中以法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电视一台、二台、三台,以及意大利国家电视台最具代表性。国营媒介的基本特点包括三个方面:①完全依赖政府; ②政府的宣传机构; ③节目严肃但呆板。
3.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政府采取的扼制出版自由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案】在17-}-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有过封建王朝的复辟,有过资产阶级的政权对封建阶级妥协,有过独裁统治,欧美各国政府都采取各种手段扼制出版自由,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出版物的事先检查制
这是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政府最先采取的措施,防止报刊批评政府。1662年,英国议会制定出版法案,明确规定报刊发行许可证制和出版物必须受议会设立的检查官的检查。直到1694年出版法案颁布才正式废止。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于1810年恢复新闻事先审查,而德国从1819年开始重新执行书刊检查制度。
这种事先检查制度使得报刊万马齐暗,也引发越来越激烈的反抗。英国在1695年,法国在1814年,德国(普鲁士)于1850年,俄国于1905年都先后取消报刊事先检查制。
(2)取代报刊事先检查制,各国政府先后制定煽动法、诽谤法扼制出版物
18世纪初期,英国国会可以随意确认煽动诽谤罪。政府或国会如发现可疑的出版物或作者,即可由总务大臣签发逮捕状,成百上千名报刊发行人、作者、记者遭到罚款、监禁,甚至判刑。白色恐怖弥漫欧洲的报界。
(3)征收印花税、实行津贴制
英国国会在1712年5月16日通过印花税法案,除了报刊税外,还征收广告税、纸张税。沉重税负使得报刊入不敷出,印花税实行不到半年,报刊就停了一半。德国、俄国都先后实行过印花税。直到1861年,英国才取消印花税,欧洲各国也陆续取消。
与征收印花税相辅相成,政府以津贴方法支持、收买一批报纸,并把津贴列入政府预算。在18世纪前期,英国首相承认每年津贴给报纸5千镑,而“秘密委员会”说每年达5万镑。
以上种种手段,都使得报刊在重压下苟延残喘,种类少,报价高,售量少,发展迟缓。正如恩格斯所描绘的:“诽谤法、叛国法和读神法,都沉重地压在出版事业身上……英国的出版自由一百年来苟延残喘,完全靠政府当局的恩典。”
4. 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基本方针。
【答案】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还有其他的方针、原则,比如“群众办报,,、“全党办报,,的“两办”方针,正确开展新闻批评的“开、好、管”三字方针等,这些都体现和服从于这个“两为”方针即基本方针。
(1)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
新闻传播事业为社会主义服务是要积极推动、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新时期要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宣传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业绩和经验。
(2)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
新闻传播事业为人民服务,应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意愿,传达人民的呼声。人民是新闻报道的主体,人民的劳动、工作和生活,应是新闻传播事业的主要报道内容。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通过新闻报道和发表意见,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的管理,实现人民对自己的“公仆”的监督和批评。
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要从理论同实践的结合上,切实贯彻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实行正面宣传为主的宣传报道原则。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指社会主义媒介机构和广大新闻传播工作者,在新闻宣传中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报道社会主流、讴歌广大人民群众在党领导下所创造的业绩上,使反映进步思想和代表正确发展方向的新观念、新生活成为新闻宣传的主要内容。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并不否认、排斥报道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对党和政府的缺点、错误的揭露和批评。倡导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又有一定的揭露和批评,能够全面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貌,更好地贯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
5. 简述新闻的本源与来源的区别。
【答案】新闻本源和新闻来源是不同概念,前者侧重于新闻的实质,而后者侧重于新闻的出处。
(1)新闻本源是指新闻的根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以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新闻来源,又称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广义的新闻来源既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又泛指构成新闻根据的全部新闻事实。
因此,题中“新闻本源即是新闻来源”的观点是错误的,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