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801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下降表示( )。
A 一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外国货币升值或本国货币贬值
B. 一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外国货币贬值或本国货币升值
C. 一单位的外币只能兑换较少的本币,外国货币贬值或本国货币升值
D. 一单位的外币只能兑换较少的本币,外国货币升值或本国货币贬值
【答案】C
【解析】直接标价法可以表示为:本币/外币,即一单位外币可以兑换多少单位的本币。汇率下降表示一单位的外币只能换较少的本币,外国货币贬值或本国货币升值。
2. 乘数的作用必须在以下哪个条件下才可发挥? ( )。
A. 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B.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 政府支出等于政府税收
D. 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
【答案】D
【解析】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关。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则越大; 居民边际储蓄倾向越低,投资乘数则越小。投资乘数原理成立的条件是:社会存在过剩生产能力; 投资和储蓄的决定是相互独立的,否则乘数的作用会被减弱; 同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要能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3. 货币主义认为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变量是( )。
A. 货币余额
B. 利率
C. 货币供给量
D. 投资量
【答案】C
【解析】货币主义认为,利率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比其他资产预期同报率的影响要小,所以货币供给本身就是影响国民收入的重要变量。在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除了货币和债券人们还可以选择其他形式的资产。因为利率下降,其他有价证券和实物资产的价格也会变得相对便宜,这就吸引人们对这些资产的购买,于是刺激消费和投资,致使国民收入增
加。
4.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的问题是( )。
A. 通货膨胀将会导致失业
B. 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负相关,表明二者之间有替代关系
D.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正相关,表明二者之间有相互促进
【答案】C
【解析】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短期相互替代关系,政府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进行权衡取舍。
5. 消费的增加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很可能难以拉动投资的增加? ( )。
A. 社会上存在大量闲置劳动力
B. 企业普遍存在大量闲置设备
C. 生产厂商数量不够多
D. 企业普遍存在大量的已生产出的产品
【答案】D
【解析】如果企业普遍存在大量产成品存货,那么消费增加就只会消化企业库存,企业不会扩大生产规模,生产更多产品。只有消费增加足以使企业认为在现有生产规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条件的情况下,企业才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产品市场需求。
二、论述题
6. 2010年10月份我国CPI 同比增长4.4%,11月份同比增长5.1%,创28个月以来的新高。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民政部门相继宣布发放临时物价补贴,以缓解近期粮食等主要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带来的生活压力,同时,中央银行也在两个月内连续采取了提高存贷款利率和三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分析:
(1)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2)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会对我国的消费、投资、国民收入等经济变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1)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CPI 持续上涨,物价水平处于高位,通货膨胀的攀升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首先,面对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的不景气,我国政府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制定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井扩大货币的发行,向金融机构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这些措施使社会总需求不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温和的通货膨胀的发生,从而增强了经济活力,使得就业增加,产出扩大,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由于通货膨胀出现后,居民预期的调整有一个时一滞的过程,在此期间,物价水平上涨而名义工资未发生变化,企业的利润率会相应提高,从而刺激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增加了总供给,推动经济增长。
②不利影响
首先,影响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使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由于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土地、资本和其他财产所有者可以在轮番涨价的通货膨胀中通过提高土地和产品的价格来降低通货膨胀损失,甚至在通货膨胀中获得一些收益。但对十只有工资收入的低收入人群,工资上涨的幅度比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他们货币收入的实际购买力大大下降,即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导致生活水平的下降。而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其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那些口袋中有闲置货币和存款在银行的人受到严重的打击。同样,像保险金、养老金以及其他固定价值的证券财产等,它们本来是作为防患未然和蓄资养老的,在通货膨胀中,其实际价值也会下降。
再次,给我国投资和消费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非是由于市场的真正需求的上涨,而只是由于生产者的投机冲动或者消费者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恐慌造成的。但由于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并不是每一个生产者都能掌握市场的全面信息,因此这种由不确定性带来的投机和恐慌很可能推动进一步的投资冲动,此时消费也可能变得更加混乱。
最后,通货膨胀还会阻碍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经济是一种外延型的经济,技术含量还不高,在国际上主要靠价格低廉来赚取微薄的利润。通货膨胀会使得我国经济长期无法摆脱在国际分工中的低端地位,甚至有可能使得我国在与其他劳动密集型经济体在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2)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以图降低直至消除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这些政策包括紧急发放补贴给居民、解决低收入者生活困难的收入政策以及中央银行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
率的货币政策等。这些政策对我国诸如国民收入、消费和投资等宏观经济变量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①向居民发放补贴会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因此居民消费增加,从而国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导致利率增加,而利率的增加又最终导致私人投资的减少,产生“挤出效应”。因此,收入政策会增加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减少投资。
②中央银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属于紧缩的货币政策。根据货币创造乘数,准备金率与货币供给呈反比,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无疑会大幅度地减少货币供给,这会导致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导致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导致投资减少,而投资减少会通过乘数效应导致国民收入的大幅度减少,国民收入的减少会导致消费的减少。因此,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导致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消费减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