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修复主治医师题库>口腔修复学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牙体缺损修复时,增加修复体抗力的措施()

A . 保证修复体适当的体积和厚度
B . 合理控制修复体的外形
C . 选择理化性能优良的修复材料
D . 保证修复体制作质量
E . 以上都对

生长抑素受体()。 123I-IBZM。 11C-QNB。 18F-setoperone。 99mTc-奥曲肽。 11C-carfentanil。 男,12岁,突然上腹剧痛,不能直腰,于发病30min后来诊。查:BP110/80mmHg,P110次/min,痛苦面容,全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以剑突下为著,肝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肠鸣音消失,血Hb12.1g/dl。WBC7.0×109/L,尿淀粉酶128U/L。进一步有意义的首选检查是() 腹部CT。 腹部立位平片。 腹部B超。 腹腔灌洗。 生化检查。 多巴胺D2受体()。 123I-IBZM。 11C-QNB。 18F-setoperone。 99mTc-奥曲肽。 11C-carfentanil。 男性,45岁。从山坡上摔下昏迷3小时。查体:体温36.3℃,脉搏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70/50mmHg。腹腔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立即进手术室剖腹探查,腹腔内积血量2500ml,行肝破裂修补,脾脏切除术。术后24小时患者心率110次/分,血压(80~70)/(60~50)mmHg,CVP18cmH2O。目前根据CVP监测结果,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 给氧。 纠正酸中毒。 应用强心剂。 控制补液量。 应用呋塞米。 我国室间质量控制国家标准是(). GB/T20468-2006。 GB/T20469-2006。 GB/T20470-2006。 GB/T4901-2001。 GB/T4902-2001。 牙体缺损修复时,增加修复体抗力的措施()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修复应合乎抗力形与固位形的要求
(1)抗力形;是指在完成修复后,要求修复体和患牙均能抵抗力而不致破坏或折裂。增加患牙抗力的措施有以下方面:
1)避免牙体预备后形成薄壁弱尖。修复体应尽可能覆盖保护薄弱部位,防止力作用在牙体薄弱部位以及与修复体的界面上。
2)牙体预备时去除易折断的薄壁,降低高尖陡坡,修整尖锐的边缘嵴及轴面角。鸠尾峡不能超过两牙尖间距的1/2,根管内径不能超过根径的1/2。
3)牙体缺损大者,应采用辅助增强措施,如采用钉、桩加固后充填,或作成桩核结构。
(2)固位形:是指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时能抵御各种作用力而不发生移位或脱落的能力。要获得这种固位力,常根据患者牙体缺损情况和口颌系统情况,在患牙上制备成一定的面、洞、沟等几何形状,这种具有增强修复体固位力的几何形状称为固位形。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