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0岁,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粪便表面有时带血及黏液,伴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4次,时有排便不尽感,但无腹痛。曾于当地医院按“慢性细菌性痢疾”治疗无效。发病以来体重下降3kg。术后5天,病人仍无排便,以下措施错误的是() A.口服缓泻剂。 鼓励病人多饮水。 轻轻顺时针按摩腹部。 低压灌肠。 增加饮食中的膳食纤维含量。
患儿,男性,4岁,因"双眼交替向内偏斜1年余"就诊。患儿家长诉约1年半前开始发现患儿双眼交替向内偏斜,左眼较明显,偶尔也出现右眼偏斜。角膜映光法习惯右眼注视,左眼反光点位于颞侧瞳孔缘,左眼注视情况类似。遮盖试验均可见非遮盖眼眼球由内向外运动。眼球运动基本正常。如果该患儿行视野弧检查发现视远时斜视角小于视近时斜视角,裸眼视力OD1.5,OS0.9,行阿托品散瞳验光结果:OD+2.50DS+0.50DC×900°→1.5,OS+2.50DS+0.50DC×10°→1.0。以下哪些处理方法合适() A.直接行手术矫正斜视。 B.因裸眼视力佳,暂时观察,不需要配镜,待斜度稳定行手术治疗。 C.复光后予足度配镜,嘱患儿坚持戴镜。 D.戴镜1个月后初次复诊。 E.戴镜1年后初次复诊。
下列哪项不是甲胎蛋白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指标() 甲胎蛋白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甲胎蛋白与谷丙转氨酶同步上升。 甲胎蛋白上升,而谷丙转氨酶正常。 甲胎蛋白>500μg/L,持续4周不降。 甲胎蛋白>200μg/L,动态观察8周,逐步上升。
患者,男性,56岁,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腹痛、呕吐基本消失,开始进食时应给()。 无渣半流质。 低脂低蛋白流质。 高脂高蛋白流质。 高脂低蛋白流质。 低脂高蛋白流质。
下列哪种是MRI成像最常用的待检原子() 氢原子核。 钠原子核。 氮原子核。 磷原子核。 钙原子核。
以下各类公共建筑中,()类建筑属于分隔性空间组合形式的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