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毛泽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特别是他所倡导并为之身体力行的“走自己的路”的光辉思想,闪烁着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睿智与胆略,激发了人们对习惯势力挑战的勇气,打破了中国革命总是模仿别人脚步前进的桎梏,敢于超越一切权威,善于进行独立思考,使中国革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胜利。但也就是这个“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在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时期却使中国的建设从八大前后良好的开端遗憾地在1957年下半年出现反“右”扩大化和人民公社化的逆转,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将错误推向了极至。由此我们应该看到,对待“走自己的路”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必定带来胜利──来理解,还要看到,如不能正确地把握“走自己的路”,就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因此,对“走自己的路”的思想不仅要总结其正确的指导意义,还应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析,认识到“走自己的路”也有可能误入歧途,避免给人们留下只要“走自己的路”就是好的的印象。在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走自己的路”的科学含义,找到“走自己的路”的正确途径,那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的一般经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同本国的历史经验进行有机的结合,找到最佳结合点,使“自己的路”走得更好。 毛泽东的“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人们对这一思想的研究比较充分,但大部分将毛泽东“走自己的路”思想等同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毛泽东在探索中出现的一些失误,仅作表层分析,并没有将“走自己的路”作为一种方法进行讨论;同时,对“走自己的路”的正面作用给予较多关注,却很少提及“走自己的路”也会走出错误的路,而这一方面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却造成过很大的影响。有鉴于此,深入研究在社会主义道路建设问题上毛泽东“走自己的路”思想从正确走向错误的原因,并总结出对我们今天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启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全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问题上“走自己的路”的思想的演变过程。这一部分的论述首先分析毛泽东“走自己的路”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其次按照历史事件对毛泽东“走自己的路”思想的影响为阶段,将毛泽东“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和实践的演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八大前后为“走自己的路”的良好开端,树立“三面红旗”标志“走自己的路”的错误转向,反“修正主义”开始使“走自己的路”陷入全面误区。 第二部分:深入分析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走自己的路”从正确走向错误的原因及其特点。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桎梏,通过“走自己的路”来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此,总结探索中成功的经验是不可缺少的。鉴于此,原因的探讨首先是分析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能够正确“走自己的路”的原因。而自己所犯的错误往往是更好的教科书,因此分析在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毛泽东“走自己的路”的思想从正确走向错误的原因就更为必要了。原因探讨的第二部分深入分析了从正确走向错误的原因。在这一部分中共总结出七点:1、创新中对客观规律的误解和忽视。2、对西方经济管理经验的排斥。3、对知识分子和人才的重要作用的轻视。4、对以往经验的片面发挥。5、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的观点的误解。6、复杂的国际环境与激化的国际关系迫使毛泽东在探索“走自己的路”时缺乏充分借鉴并学习他人的条件,从而出现片面化发展的可能。7、过分强调实践经验对于书本理论的作用。 第三部分: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总结评析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走自己的路”从正确走向错误的原因的启示。首先给“走自己的路”赋予科学的含义,即“走自己的路”应当是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综合性命题。其次探讨应当怎样正确地“走自己的路”,分析了三点:1、“走自己的路”必须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创新。2、“走自己的路”必须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的历史经验。3、“走自己的路”必须善于正确处理国际关系,不论在平和的国际环境还是激化的国际关系中都必须有清醒的头脑,善于吸收一切国家和民族的长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