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编辑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版面元素
【答案】版面元素是构成现代报纸版面的基本成分的统称。从技术上说,版面的编排设计就是在版面空间安排正文、标题、图片、线条和色彩,作为编排元素,它们自身也可以显示某种意义和情感色彩。①正文用来显示报道和文章的文字。正文中字的大小具有评价的功能。②标题是很有寓意功能的编排元素。③图画和照片是版面最具强势的视觉刺激物。④线条是现代报纸上运用广泛的编排元素。⑤当代报纸版面编排设计离不开色彩的运用。当代报纸在运用编排元素方面表现出“七多”,即:正文呈模块形状多、标题用黑体字多、大标题多、图片多、大照片多、直线多、色彩多。这反映出版面设计追求简洁、醒目、直观、顺畅和时代感的趋势。
2. 垂直式版面
【答案】垂直式版面是最古老的版面形式,曾长期统治美国报纸的版面,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垂直式版面的主要特点是:(l}标题与正文都是按基本栏排列,版面纵向分隔,整齐、有次序,但缺少变化; (2}稿件的重要性主要是通过标题的行数区分,而不是标题的长度(栏数)区分; (3)很少采用图片,版面修饰少,版面语言贫乏,版面设计对内容的表现力较差。
3. 漫画
【答案】漫画是指报纸上一种传统的图片类型,是美术作品的一种,特点是以高度夸张、风趣幽默的表现手法揭示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导读者联想和思考。漫画在现代报纸上的使用非常广泛,有根据新闻事实进行艺术加工的新闻漫画,时效性较强,经常刊登在新闻版上; 也有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社会性漫画,通常刊登在专刊副刊上:还有用来配合文字报道的图解式漫画以及连环漫画、幽默画等。
4. 线条
【答案】线条作为版面的编排手段之一,运用得较为普遍。线条分为水线和花线两类。水线包括正线(细线)、反线(粗线)、正反线(一粗一细两行平行线)、双正线、双反线、曲线和点线。花线又称花边,是有花纹图案的线条。花线一般比水线粗而醒目。线条在版面上具有强势作用、区分作用、结合作用、表情作用和美化作用。
5. 分栏
【答案】分栏是指在报纸编辑中将报纸的版面划分为若干栏。横排报纸的栏是自上而下垂直
划分的,每一个栏的宽度相等。一个版面按几栏分版是固定的。这种相对固定的、宽度相同的栏称为基本栏。每一个报纸都有相对固定的分栏制。一个报纸采用何种分栏制,依据是否有利于读者阅读,是否有利于表现报纸的特点来确定。
6. 史正
【答案】更正是指在办报实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新闻报道中会出现差错,报纸对这些差错采取的补救措施。需要更正的差错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方面的差错,另一类是新闻报道的立场观点有错,即记者或作者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判断和价值评价不当,而编辑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未能把好关,导致稿件产生不良影响。
7. 副题
【答案】副题是指主题的辅助题,卞要用来补充、解释和证明卞题,通常位于主题之后。副题又称子题、副标题,字号小于主题和引题。副题一般宜作实题,不作虚题,字数和行数可比引题更多一些。重要信息较多的新闻,副题可以作成短行的多层题,通常称之为“副题组”。消息和通讯的标题都可以有副题,但消息副题的前面不用破折号,而通讯副题的前面要用破折号。使用副题的情况包括:如果主题无法概括新闻中重要的信息,就应借助副题予以补充。如果主题就实论虚,不提供具体事实,受众易觉空泛,就应借助副题予以证明。
8. 组合报道
【答案】组合报道又称整合报道,是指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或同一主题、不同门类的情况,形成较大的报道规模,以让读者从稿件的整体联系中或对比反差中领略新闻现象背后的实质,揭示现实深层问题的报道方式。组合报道是一种编辑手段,以大力度、广度、立体地呈现新闻。其组合方式主要是体裁的组合、版面语言的结合和声音的结合。其特点主要是:有视觉冲击力,注重内容的组合,信息量大,能优化资源配置。
9. 编前会
【答案】编前会是指在各期报纸组版之前,由报社的值班总编辑、编委或总编室主任主持、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版面协调会。各版主编在编前会上汇报第二天版面编排的设想和稿件情况,各部门沟通情况,对版面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安排解决,对近期的重要报道选题进行落实和部署。
10.报纸版面
【答案】版面是各类稿件在媒体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媒体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媒体视觉形象的载体。作为用户第一接触的对象,媒介版面对于读者、对于媒介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媒介版面既是传递新闻信J 息的最佳载体,又是媒介赢得用户的利器。
11.大标题
【答案】大标题是指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大标题又称横幅、牌子、刊头等。它可以是实题,提示新闻事实,也可以是虚题,表达立场观点。大标题的作用主要用来集纳同一主题的新闻稿件,化零为整,形成报道规模。
12.视觉中心
【答案】“视觉中心”,最早是西方报纸版面设计中的专用名词,是指在版面上对读者视觉冲击最大、首先引起读者注意的那一部分。报纸版面上的“视觉中心”通常是面积最大的一张(组)新闻图片,位置大多在版面的中部偏上一点,对稳定版面的重心、固定版式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简答题
13.如何对新闻稿件中的立场观点进行修正?
【答案】对新闻稿件中出现的立场观点方面的问题进行修正,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新闻稿件中涉及的敏感的政治和政策问题的文字表述要特别注意审查,严格把关。 新闻稿件因文字表述不当导致出现政治差错的情况比较常见。一般而言,通过编辑选稿这一关,被选择刊登的稿件大多不会在政治导向和原则问题上有大的差错,但是,稿件中一些具体的概念、论点或提法仍可能有失准确、妥帖。最显而易见的是用字、用词的不当,导致出现政治问题。
(2)对新闻稿件中的新闻事实与观点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析,修正因事实与观点不一致导致的差错。
有些稿件,单纯从新闻事实方面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事实与新闻观点相联系的角度看就会发现新闻中的观点难以成立,这是因为新闻事实不能支撑新闻报道的立场和观点,它们之间缺乏合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3)对新闻稿件的选材和角度进行分析,修正因选材与角度不当导致的新闻立场观点方面的偏差。
新闻报道是新闻记者对客观存在的事实和认识的反应,新闻稿件对事实的表现总是受到记者本人的认识水平、采访的客观条件和稿件篇幅的限制,因此,新闻稿件表现出的立场与观点,也与这些限制有关。对新闻报道的角度与取材还会影响到一条新闻的兴趣和品位,编辑在改稿时就要分析记者或者作者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强调的是哪些要素,是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事实,这种角度和素材的选择表现出来的趣味是不是正确的健康的,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要特别注意防止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放弃新闻专业原则的庸俗报道。
(4)对于新闻稿件中涉及案件和法律方面的内容,要特别慎重地把握分寸,注意防止“媒体审判”。
由于新闻媒介面向大众,‘已对案件的报道与评议能产生很大社会影响,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这就会对一些尚未查清或有所争议的案件的判决形成干扰。所以新闻报道要注意避免“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