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6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问题时,不能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即要遵循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

A. 伦理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教育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A

2. 4~20岁的个体脑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加速期,即表现出两次匕跃:第一次发生在5~6岁左右,第二次发牛在13~14岁左右。而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的思维进行研究,发现5~6岁和13~14岁是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加速期。由此,可以看出( )。

A.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直接决定了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

B. 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

C.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间接决定了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

D. 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间接决定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

【答案】A

3. 认知技能的基本单元是( ).

A. 产生式

B. 产生式系统

C. 元认知

D. 程序性知识

【答案】A

4. 鲁宾斯坦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叫( )。

A. 概括化理论

B. 分析概括说

C. 关系转换说

D. 学习定势说

【答案】B

5. 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 )。

A. 痕迹衰退说

B. 同化说

C. 干扰说

D. 动机说

【答案】B

6.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由两条途径进人反应生成器,其中一条是指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直接进人反应生成器,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反应。这种信息指( )。

A. 认知信息

B. 技能信息

C. 熟练的技能信息

D. 情感信息

【答案】C

7. 如果学生己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 )。

A. 概念学习

B. 上位学习

C. 下位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C

8. 某学生很怕猫,老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与他谈论猫,再让他看关在笼子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帮助他逐步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

A. 行为塑造法

B. 系统脱敏法

C. 松弛训练法

D. 认知疗法

【答案】B

【解析】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9.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A. 有影响

B. 没有影响

C. 几乎没有影响

D. 有实质性影响

【答案】A

10.在概念学习中,引发认知冲突及其解决的过程实质是为了实现( )。

A. 概念转变

B. 概念形成

C. 概念同化

D 概念整合

【答案】A

【解析】概念转变是指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因此,答案选A 。

11.我们必须坚持川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这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所要求的。

A. 客观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教育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B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 测验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调查法

【答案】B

13.下列不属于品德构成的心理成分的是( )。

A. 道德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