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03材料科学基础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当液体的混合程序为( ),该合金不会出现成分过冷。
A.
B.
C.
【答案】B
2. 德拜模型中,低温时的比热表达为( )。
【答案】B
3. 位数与致密度及间隙半径之间的关系是( )。
A. 配位数越高,致密度越低
B. 配位数越高,致密度越高
C. 配位数越高,间隙半径越大
D. 配位数越高,间隙半径越小
【答案】B
4. (多选)影响固溶度的主要因素有( )。
A. 溶质和溶剂原子的原子半径差
B. 溶质和溶剂原子的电负性差
C. 溶质元素的原子价
D. 电子浓度
【答案】ABCD
5. 高分子非晶态的局部有序模型中高分子的熔体或非晶态结构中存在着相当部分的有序结构主要为两种结构单元,分别是( )。
A. 链束结构单元和大致平行排列的分子链结构单元
B. 链束状结构单元和链球状结构单元
C. 链球状结构单元和单条分子链卷曲结构单元
【答案】B
6.
为( )。 虽然化学成分不同,但晶体结构相同,均属Y-黄铜结构,这是因
A.Zn 、Al 、Sn 三种无素的原子半径相近
B. 这三种中间相的电子浓度相同
C.Zn 、Al 、Sn 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相近
D.Zn 、Al 、Sn 三种元素的晶体结构相同
【答案】B
7. 金刚石的晶体结构为( ),其中碳原子的配位数是( )。
A. 面心立方格子
B. 简单立方格子
C. 体心立方格子
D.3
E.4
F.6
G.8
【答案】A ;E
【解析】金刚石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中的每个原子与相邻的4个原子形成正四面体,其中碳原子的配位数为4。
8. 若面心立方晶体的晶格常数为a 则其八面体间隙( )。
A. 是不对称的
B. 是对称的
C. 位于面心和棱边中点
D. 位于体心和棱边中点
【答案】BD
9. 高分子材料存在不同构象的主要原因是主链上的碳原子可以( )。
A.71键的自旋转
B.cj 键的自旋转
C. 氢键的自旋转
【答案】B
10.爱因斯坦模型和德拜模型对于比热问题而言,由于采用的近似条件不同,因而适用的范围也没,实际上,( )。
A. 爱因斯坦模型特别描述的是声学声子的贡献,德拜近似更适用于低温
B. 爱因斯坦模型特别描述的是光学声子的贡献,德拜近似更适用于高温
C. 爱因斯坦模型特别描述的是光学声子的贡献,德拜近似更适用于低温
【答案】C
二、简答题
11.说明材料中的结合键与材料性能的关系。
【答案】材料结合键的类型及结合能的大小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1)结合键越强,熔点越高,热膨胀系数就越小,密度也越大。
(2)金属具有光泽、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塑性,且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这就与金属的金属键有关。
(3)陶瓷、聚合物一般在固态下不导电,这与其非金属键结合有关。工程材料的腐蚀实质是结合键的形成和破坏。
力学性能:(1)晶体材料的硬度与晶体的结合键有关。一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结合的晶体比分子键结合的晶体的硬度高。
(2)结合键之间的结合键能越大,则弹性模量越大。
(3)工程材料的强度与结合键能也有一定的联系。一般结合键能高,强度也高一些。
(4)材料的塑性也与结合键类型有关,金属键结合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而离子键、共键结合的材料塑性变形困难,所以陶瓷材料塑性很差。
12.在FCC 晶体的滑移面上画出螺型Shockley 分位错附近的原子组态。
【答案】如图所示
。
图 晶体中螺型Shockley 分位错附近的原子组态
13.有一铝单晶体的试样表面为(100),如该晶体的各个滑移系都可以进行滑移,则在试样表面可能看到的滑移线形貌(即滑移线的取向和它们之间的夹角)是什么?
【答案】铝是面心立方晶体,它的滑移系是{111}<110>, 共有12个具体的滑移系。现在,铝单晶体试样表面为(100)。当发生塑性变形时,晶体表面所产生的滑移线应该是既位于各个{111}面上,又位于(100)面上,即位于(111)、
线在(100)面呈现互相平行或者互相垂直的组态。
四个滑移面与(100)面的交线上,
应该是和[011],而这两个方向又互相垂直,同向的滑移线又互相平行。因此,可以看到的这些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