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矿业大学833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恩格尔曲线

【答案】由消费者的收入一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表明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认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商品1是正常品

(2)商品1由正常品变成劣等品

恩格尔曲线

图(1)中,商品1是正常品,其需求量X 1随着收入水平I 的上升而增加。图(2)中,商品1由正常品转变为劣等品。在较低的收入水平范围,商品1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动; 在

较高的收入水平范围,商品1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反力一向变动。

2. 停业原则

【答案】停业原则是成本理论中用于描述短期内厂商是否退出市场的一条原则。在成本理论中,市场价格恰好可以弥补平均可变成本的点就是停业点。

在临界点,企业每期的损失恰好等于它的固定成本,与停业关门的后果一样。停业原则要求: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厂商的可变成本,则厂商应该退出市场、停止生产,这样可以产生较少的损失,即只亏损固定成本。

3. 显成本

【答案】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积用所需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例如,某厂商雇用了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了一定数量的贷款,并租用了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此,这个厂商就需要向工人支付工资,向银行支付利息,向土地出租者支付地租,这些支出便构成了该厂商进行生产的显成本。

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企业的总成本。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学中的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4. 期望效用

【答案】期望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获得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如果用P 和1-P 表示两种结果W 和Q 发生的概率,则期望效用函数可记作:

EU=PU(W )+(1-P )U (Q )

可以看出,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就是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由于期望效用函数的建立,对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面临风险的行为的分析,就成了对消费者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的分析。

5. 资本回报率管制

【答案】资本回报率管制是指为了管制自然垄断,给垄断厂商规定一个接近于“竞争的”或“公正的”资本回报率,它相当于等量的资本在相似技术、相似风险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平均市场报酬。由于资本回报率被控制在平均水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垄断厂商的价格和利润。

但是,实行资本回报率管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和麻烦,如如何确定“公正的”资本回报率等。另外,还存在管制滞后,管制滞后会对被管制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用资本回报率管制的方法来对垄断厂商的定价行为给予政府管制。

6. 消费者剩余

【答案】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由于消费者消费不同数量的同种商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对不同数量的同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是不同的。但是,消费者在市场上所面临的

同种商品的价格往往却是相同的,这样,消费者为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和他实

际支付的价格之间就会有一定的差额,这一差额就构成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可以用图来表示。

消费者剩余

d 如图所示,反需求函数p =f(Q )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消费

者剩余可以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即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它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状态的改善。因此,消费者剩余通常被用来度量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

二、简答题

7. 一般均衡论的缺点是什么? 为什么它很少具有实际意义?

【答案】一般均衡论企图证明:供求相等的均衡不但可以存在于单个的市场,而且可以同时存在于所有的市场。但是,一般均衡论的证明要依赖于一些极为严峻的假设条件才能成立。这些假设条件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并不存在。假设包括:

(l )完全竞争的假设。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这种市场。

(2)回避规模收益递增的假设条件。在现实的世界中,虽然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减和不变的情况,但收益递增的事例大量存在。事实上,递增的情况很可能占有决定性的地位; 世界各国的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的事实可以证实这一点; 企业规模的扩大正是为了取得收益递增的有利之处。因此,排除收益递增的情况的假设条件不但不符合事实,而且还和事实背道而驰。

(3)拍卖人的假设。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论都只有依赖于这一假设,才能保证均衡价格的存在。其原因之一在于:这一假设条件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当他喊出能使供求逐步趋向于相等的调节价格时,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这一限制是必要的,因为一般均衡论要求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从以上三个假设被违反的例子中可以看到,既然一般均衡论赖以成立的假设条件脱离现实已经达到很严重的程度,那么,该理论根据这些假设条件所取得的成果也必然是脱离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