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20新闻传播史论(2)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学习新闻写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新闻写作学研究的对象是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以及相关的知识。学习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新闻学(新闻事业史)、理论新闻学(新闻理论)与实用新闻学(新闻业务)。整个新闻学研究属于实用性比较强的学科,理论新闻学与历史新闻学都是为服务于新闻业务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在实用新闻学知识体系的构成中,处于“龙头”的位置,它是以后一系列业务的入门课程,其中新闻写作与其他业务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新闻写作是实用新闻学研究的一个落脚点。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新闻写作的最终成果即新闻报道是一种信息传播产品,它需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受众传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是新闻报道成品的制作过程。新闻写作决定着新闻信息能否传播出去,并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新闻记者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工作者,他所采集的一切信息都要通过文字写作,把它们制作成一定体裁的新闻报道作品传播出去。面对同样的新闻事实,会写的记者与不会写的记者把它们报道出去,传播的效果可能相差很大。因此,新闻写作水平是衡量一个记者基本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准。

2. 简述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答案】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特征之一,是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指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符合客观实际。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真实是具体真实和总体真实的统一,是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统一,是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的统一。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具体包括:

(1)忠实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描写事实,做到事实的完全真实。

忠实地、客观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描写事实,而不应“根据希望描写事实”,这又包括两方面的要求:

①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真实无误。事实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发生,它的存在又各具不同的状态。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结果均须准确无误; 事实中所涉及的数字、数量、引用材料(诸如引文、日记、书信等)必须丝毫不差; 一切细节描写,也必须完

全符合客观实际。

②新闻报道概括的事实必须真实。新闻报道中既有具体的事实,也有概括的事实。具体事实要确凿无误,概括的事实也应完全真实,要客观地、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的全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如果说对具体事实要求做到一是一,二是二。不“合理想象”,也不搞“基本真实’夕,还比较容易做到的话,那么相对说来,做到概括事实的准确无误就要复杂得多。它要求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而后客观地在新闻中对其加以“还原”。这种“还原”,既涉及记者本人的态度,还涉及他的认识水平甚至语言表达能力。

(2)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全面地反映事实。

每条新闻的事实必须真实无误,这仅仅是新闻真实性的一个方面,是对新闻真实最起码的要求; 另一方面,新闻真实性还要求新闻报道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全面地反映事实。

全面,是指不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眼光看待新闻事实,而是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把握事实。

单篇报道的真实,是整个新闻报道真实的基础,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只有在此基础上,做到全面地、总体地把握宏观意义上的真实,才能真正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全貌作出真实的反映,否则就很容易掉进歪曲和片面的陷阱。

(3)深刻地反映事实,揭示事物的本质。

深刻,就是从全局出发认识新闻事实的意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真实性原则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

如果说,检验一条新闻是否真实、全面,还有比较容易执行的具体标准的话,那么,检验一条新闻是否正确地、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只能是一个抽象的标准。但是抽象的标准还是有可比性和参照物的,这个参照物就是人们对社会、对时代的本质的认识,对事实的联系和事实总体的本质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人们公认的,也是相对稳定的。

(4)精彩地报道事实。

新闻通过选择典型的材料,以语言为媒介,报道事实的真相。报道时,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和简练。

①准确,就是语言要切合被表现的对象,做到无懈可击。一篇新闻作品,语言是否准确,常常同新闻事实是否真实、可信直接联系在一起。优秀的新闻作品的语言首先应该是准确地陈述事实,准确地表达这一事实的含义。

②鲜明,就是旗帜鲜明,态度明确,一语中的,一针见血,不含含糊糊、吞吞吐吐。我们的新闻事业每天都在报道着各种事件,评说着各种是非,如果没有鲜明的立场和态度,就无法引导舆沦。而勇于坚持真理,旗帜鲜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正是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

③生动,就是具体形象,富于感染力。大凡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仅注意使用语言的形象性,而且更加注意所陈述的整个事件清晰、具体、真实,描摹现场的人和事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生动活泼、富于情趣,丝毫不刻板单调。

④简练,就是用最经济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新闻的内容选材要典型,语言文字要很简洁,不因废话连篇或舞文弄墨而以词害意。当然,简练并不等于短,更不能简单地说新闻写得越短越好,而是要“量体裁衣”。我们的要求应该是该长则长,能短则短,尽量用短小的篇幅表述丰富的内容,尽量写得精粹、简练。

3. 简述新闻写作与其他文字写作的区别。

【答案】新闻写作是新闻作品的制作活动,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是写作的生命,同时,写作是新闻采访的继续和延伸,写作就是做事实的搬运工,将现场展现给受众。它主要是指采访中采集的素材,加工成一定形式的新闻作品,然后通过新闻工具传播出去。新闻写作与其他文字写作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力一面:

(1)要学好新闻写作,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前提: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基础,采访决定写作。这一点是新闻写作与其他文字写作,尤其是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区别。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认为,新闻与文学在本质上有严格的区别,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 “在功能上,新闻是传播信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文学是提供审美,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在选材上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 有人无事不成新闻,有事无人不成文学”; “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梁衡指出:“对新闻来说,采访到了一个好题材,稿件就成功了一多半; 对文学来说,作品主要靠加工,包括素材的重构。”

(2)新闻写作在进入写作之前必须完成采访; 而文学虽然也需要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吸取素材,但它更重写作,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字写作,准确地表述应该是“文学创作”。因此一旦拿起笔来进入写作过程,文学与新闻也就分道扬镰。

(3)文学创作要求调动起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将一切艺术化,如果素材不足,完全可以靠合理的想象与虚构来补充。而新闻写作则要求针对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和读者的需要,从采访来的大量素材中筛选、对比、提炼,用事实说话,作者进入的是冷静理智的选择状态。

(4)文学的创作状态是无限度、无边界的,而新闻的选择状态是有限度、有边界的。如果文学求的是艺术的真实,它是对生活和理想进行形象的艺术的“再现”,那么新闻求的是客观的真实,它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具体的可感的“再现”。因此,一个记者不论他的文字能力有多强,如果没有接触到事实,如果不拥有足够的事实,即没有进行成功的采访,他就不能进行新闻写作。

4. 什么是解释性报道? 解释性报道与纯新闻有何不同?

【答案】(1)解释性报道

解释性报道又称背景新闻,它是典型的分析性新闻,也是典型的深度报道。解释性消息的特点在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重点回答“为何”。

(2)解释性报道与纯新闻的区别

解释性报道与纯新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解释性报道的特点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解释性报道侧重于分析新闻事件的因果关系,是一个总体的通俗化处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