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古代实行科举制度时,将殿试前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始自于_____朝。
【答案】宋
【解析】宋代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并做了有一些重要的改革。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二、二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以称“状元”。南宋以后,专以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其后历代成为定制。
2. 《梦溪笔谈》记录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_____。
【答案】指南针。
【解析】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原理主要是将钢针磁化。北宋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年一1095年)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详细描述了指南针的四种使用方法。
3. 《爱莲说》的作者北宋时期的大思想家_____。
【答案】周敦颐
【解析】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托物言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我们道德品格的追求。
4. 史书按照运用的体裁来分分为_____。
【答案】纪传体; 编年体; 纪事本末体
【解析】史学类别可以有两种分法:以其运用的体裁来看,史书可分为“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三大类:以其记述的内容来看,又可分为“正史”、“实录”、“制度史”、“杂史”和“传记”等类。
5. _____最先把“教育”二字连用。
【答案】孟子
【解析】《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孟子最早将“教、育”两字连用,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6. 今湖南大学所在地是宋初四大书院之一_____的旧址。
【答案】岳麓书院。
【解析】岳麓书院是毫无争议的宋初四大书院之一,是今湖南大学的校址。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距今己有一千多年,因在长沙岳麓山而得名,朱熹和南宋另一理学家张栻曾在此讲学。
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7. 提出“知行合一”主张的是明代思想家_____。
【答案】王阳明
【解析】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即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这就是“知”,而内心代表真理的“知”就是“良知”。“良知”表现于行动就是“良能”。“知”表现于“行”,而不“行”就是不“知”。这便是“知行合一”。一个人如能不断发掘和表现良知,就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达于至道。
8. 汉代经学分为“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今文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汉的_____。
【答案】董仲舒
【解析】今文学家,西汉以董仲舒为代表,认为孔子删订六经,是为了托古改制,是为万世立不易之法,尊孔子为经学之祖。
二、选择题
9. 南北朝时期的农书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农书》
【答案】A
【解析】北魏时的贾思姗所著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10.洗礼是( )的礼仪。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印度教
【答案】A
【解析】洗礼是基督教的一个很重要的仪式,表示洗净原有的罪恶,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来更新自己的生命,后来有了延伸意:比喻在艰难的磨练和考验后,或经过好方面的教育、引导后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起点和开端。
11.古时姓与氏是分开的,以区别血统和子孙,二者混合为一大约是在( )时期。
A. 先秦
B. 秦汉
C. 魏晋
D. 隋唐
【答案】B
【解析】姓与氏混合为一,大约在秦汉时代。到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二者已经没有什么区别,表明在进入封建的大一统社会以后,姓氏原有的区别己经毫无意义了。
12.自汉代至隋代实行的一种举荐加考试的选官制度是( )。
A. 九品中正制
B. 察举
C. 征辟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察举”,就是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子他们官职:对被举荐的人员,朝廷有时也要进行考试,方法是由皇帝提出政治或经义方面的问题,称为“策问”。
13.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于( )
A. 乾陵
B. 昭陵
C. 茂陵
D. 定陵
【答案】A 。
【解析】在唐代,以山为陵是帝王陵寝最为突出的形式,其中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在陕西省乾县的梁山,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修建于公元684年,地宫凿于梁山主峰之下,南边两峰,东西对峙,峰顶置,形成天然门户,气势宏伟异常。
14.《报任少卿书》的作者是( )。
A. 屈原
B. 司马迁
C. 陶渊明
D. 班固
【答案】B
【解析】C (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字少卿)的一封回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