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2岁,腹泻、弛张热近1周,右季肋区痛,叩痛(+)。WBC21×109/L() 肝硬化。 肝脓肿。 肝癌。 肝血管瘤。 肝炎。
5岁,男孩,因反复发热、面色苍白1个月,腹部胀痛1周就诊,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0.5cm,肝右肋下9cm,脾肋下4cm,外周血Hb110g/L,WBC12.5×109/L,血小板145×109/L,血清LDH2019U/L,B超发现中等量胸腹腔积液。骨髓为刺激性骨髓象。进一步病因学检查应选择() A.胸部X线检查。 胸水细胞学检查。 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重复骨髓检查。 胸腹CT扫描。
术后疼痛对凝血系统的影响不包括()。 血栓形成。 血小板黏附功能增强。 纤溶机制下降。 激活凝血反应。 抑制血小板黏附。
患儿,10个月,两天来发烧伴腹泻7~8次/日,进食少。查体:体温39℃,烦渴、尿少,尿比重1.028。应考虑()。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低钾血症。 低钙血症。
患者女性,56岁,久站或咳嗽时左腹股沟区胀痛1年,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年,近1个月咳嗽加重。查体:站立时左腹股沟韧带下方内侧突起半球形肿物,平卧时缩小,咳嗽时无明显冲击感。应诊断为() A.左侧腹股沟斜疝。 左腹股沟脂肪瘤。 左腹股沟肿大淋巴结。 大隐静脉曲张结节膨大。 左侧股疝。
肯氏三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