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文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素

【答案】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出不同的类型。根据语音的数量可以划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例如,“马”是单音节语素,“葡萄”和“歇斯底里”是多音节语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例如,“石头”中“石”是词根,“头”是词缀。

2. 联想意义

【答案】联想意义是指一个词除了它的基本意义以外所具有的附加涵义。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象征功能等。

(1)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如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前者适用于朋友之间等随意的、面对面的私人交际的场合; 后者适用于教育、学术、宗教等领域和国与国之间、上下级政府或机构之间等严肃、正式的非私人性交际场合。

(3)词的象征意义常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相关,比如“喜鹊”在捷克语中叫strake ,基本概念和指称与汉语的“喜鹊”是相同的,但在捷克语中却是小偷小摸的象征,与在汉语中喜庆的象征意义大不相同。

3. 词义的模糊性

【答案】词义模糊性是指从客观事物和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词语意义的一种的特征。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抽象的反映,概括是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为一般的、简单的东西。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

,,,等都只有一个大例如,语言中“早晨”和“上午”“下午”和“傍晚”“傍晚”和“夜晚,

致的范围,相互间没有一个几点几分的明确界限。即使像“人”这样的词义,尽管所指是明确的,但词义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每个人的回答也绝不会完全一样。这些例子说明,一般词的词义多少都带有模糊性。

二、填空题

4. 有些方言中“花生”与“发生”听起来读音一样,而普通话的发音不一样,这是因为[f], [x]在这种方言中是______,在普通话中______。

【答案】相同音位; 不同音位

[解析】[f], [x]在有些方言中读音相同,是因为这些方言中[f], [x]两个音属于同一个音位,不能区别意义; 而两者在普通话中发音不同,且能区别意义,所以它们在普通话中属于不同音位。

5.

这三个音位可以用______、______这两对区别特征区分开。

【答案】清浊; 送气不送气

【解析】辅音发音受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影响与制约,其中发音方法又包括阻碍的方式、

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三个方面。

h h /三个音位都是双唇音,因此它们的区别性特征集h 中在发音方法上。/p/气清塞音,/b/是不送气浊塞音,/p/是送气清塞音。通过清浊可以区别/b/和/p/, /p/,通过送气不送气可以区别/p/, /p/。

6. 从语义指向的角度看, “砍疼了”语义指向______或______; “砍坏了”语义指向______或______。

【答案】受事; 施事(或施事的隶属部分); 受事; 工具

【解析】语义指向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用于分析句子成分语义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工具,对于分化歧义、从深层次理解句子成分的语义关系有重要作用。“砍疼了”“砍坏了”都是潜在的歧义结构,“砍疼了”中补语“疼”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砍”的受事,如“把他的脚砍疼了”; 有时可指向“砍”的施事的隶属部分,如“砍了一下午,我的胳膊都砍疼了”。“砍坏了”中补语“坏”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砍”的受事,如“别把桌子砍坏了”; 有时可指向“砍”的工具,如“他那把刀砍坏了”。

7. 语言的发展中,词汇的变化速度最快,______次之,而语法的演变最为缓慢。

【答案】语音

【解析】语言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有很大的不同。与社会和交际需求联系最直接的是词汇,也即词汇对社会发展和交际需求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比较快。相比之下,语音和语法就稳定得多。

8. 跑材料、______、______。 跑商场、跑马都是______关系,但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是______、

【答案】动宾; 目的; 处所; 工具

【解析】宾语和动语的语义关系很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受事宾语、施事宾语和中性宾语。中性宾语又可以用来表示结果、处所、时间、工具、方式、原因、目的、类别、存在等。

9. 语素属于语言中的______。

【答案】语法层面

【解析】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语素和语素组成更人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属于语言的语法层面。

三、简答题

10.为什么说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功能?

【答案】语言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其中,人际互动功能是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所以说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互动功能,主要是因为:

(1)信息传递功能是人际互动功能的基础,是为人际互动功能服务的。信息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是社会中人与人交流的基本方式,语言发挥信息传递功能的日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人际互动和交流。

(2)在真实语言环境中,使用语言不仅仅是传递一种信息,更多的是在发挥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 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3)在阅读写作中,语言也发挥着其人际互动的功能。书籍、报刊上的话语似乎只有说话者,但是每个阅读者就是话语的接受者,写作者和读者之间通过语言的书面形式进行着交流和互动。

(4)在话语环境中,只有说话人、没有受话人时,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仍然存在。例如只有

一人独自在呼天抢地时,把天地当作受话者,语言也在表达着情感和态度,发挥着人际互动功能。

总之,语言的社会功能中,信息传递功能是基础,为人际互动服务; 而人际互动功能的发挥,正是语言联系社会的重要体现。所以,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互动功能。

11.词与语素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1)词与语素的区别

①语素和词是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

a. 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从词汇材料角度考虑,以语素的构词能力为标准,语素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前者可以独立成词或与其他语素一起构成词,后者只能和其他语素一起构成词。现代汉语里的语素,多数是由古代汉语的词演变来的。由于汉语的词逐渐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古代汉语的许多词(成词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变成构词成分,成为不成词语素。

b. 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它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单位。“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或单用; “最小的”是说词是不能扩展的,即在词中不能再插入别的成分,即使两个成词语素组成的词也不能分开。

②语法作用不同

词和语素在运用中的语法作用是不同的,词是独立承担语法意义的语法单位,而语素则不能单独使用,只能组合构成词。

③分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