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医学(医学高级)题库>口腔内科学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患者,男性,50岁。近来感觉口腔黏膜粗糙,涩感,偶然发现舌右侧黏膜有1cm大小白色斑块状改变,白斑表面有小颗粒,稍微隆起高出黏膜面。检查见局部为非均质性白色斑块,触诊白色斑块基底稍微发硬,黏膜尚无破溃。发生在口腔哪些部位的白斑容易癌变()。

A . A.软腭区黏膜
B . 下唇黏膜
C . 上唇黏膜
D . 舌缘、舌腹部黏膜
E . 硬腭黏膜

治疗月经周期提前10天左右,月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纳少便溏,舌淡,脉细,针灸治疗在关元、三阴交基础上,应加取()。 足三里、脾俞、隐白。 血海、太冲、隐白。 肝俞、肾俞、太溪。 归来、子宫、隐白。 归来、命门、腰阳关。 在脊髓内肿瘤中,下列哪种组织学类型最常见() 神经母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 神经上皮性囊肿。 胶质瘤。 错构瘤。 以下哪项符合心血不足心悸()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 心悸气短、面色无华。 心悸易惊、五心烦热。 心悸时发时止、便秘尿赤。 心悸不安、舌质紫暗。 患者男,48岁,因“反复发热3年,复发7d”来诊。3年前在非洲进行道路援建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诊断为疟疾,在当地给予退热药及氯喹治疗后好转;2年前有类似的发作史,给予氯喹及输液治疗好转;3个月前回到成都,7d前突然出现畏寒及寒战,约2h后开始发热,当时未测体温;以后每天发热,无明显规律性,体温39~40.2℃,伴头昏、头痛,尿黄,食欲差。查体:T39.8℃,P118次/min,R26次/min,BP112/70mmHg;皮肤黏膜苍白,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大,右上腹压痛及叩痛,墨菲征(+);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治疗无效的原因最可能是() A.治疗药物有质量问题。 耐药疟原虫感染。 恶性疟疾。 患者未正规服药。 存在结核引起的发热。 有其他感染存在。 药物引起的发热。 水疱发生于角质层下的是()。 类天疱疮。 天疱疮。 线状IgA大疱病。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白痱。 患者,男性,50岁。近来感觉口腔黏膜粗糙,涩感,偶然发现舌右侧黏膜有1cm大小白色斑块状改变,白斑表面有小颗粒,稍微隆起高出黏膜面。检查见局部为非均质性白色斑块,触诊白色斑块基底稍微发硬,黏膜尚无破溃。发生在口腔哪些部位的白斑容易癌变()。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